第 155 章(3 / 4)

市”,骂皇帝是要灭族的。

可嬴政不能容忍自己有昏君行径,愚蠢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骂名。因为大臣争吵朝政而治罪,那是昏君行径。

“这不就行啦,你觉得头疼的时候就想一想‘我是明君,我不生气’,然后微笑就好了嘛。”赵不息给嬴政传授经验,“爹,其实你还可以找一个骂你骂得最凶的人,专门在史官面前让他劝言你,你就一直微笑,这样史书还能记载你善于纳谏的美名呢。”

这都是什么偏门主意?

嬴政被赵不息给他出的鬼主意给逗笑了,“若是真有这么个大臣敢次次跳出来和朕做对,朕恐怕忍不了多久就真把他给杀了。”

法家重规矩,嬴政秉承以刑杀为威,可没那么好的忍性。

“你认为朕应不应当焚书呢?”嬴政漫不经心问。

可他的腰杆挺得比方才要直上许多,暴露了他其实十分重视赵不息的回答。

毕竟朝堂上他那些已经成年参政的儿女,以扶苏为首,都十分反对李斯的建言献策。

却也不想一想,李斯是跟随了他几十年的近臣,若是没有他的默许,李斯难道会揪着这个问题这么多月不放吗?

自己宠爱的儿女反对自己,比起臣子反对自己更让嬴政愤怒。

“当然应该焚书啊!”赵不息脱口而出。

嬴政一挑眉,缓缓侧头直视赵不息,一字一句道:“你认为朕应当收天下之书于咸阳,而后焚书?”

赵不息肯定点头。

她曾经也觉得始皇帝焚书是破坏了思想文化,虽说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可却极大破坏了思想文化。怎么能焚书呢?

可知道亲身感受过,赵不息才发觉,始皇帝焚书的确是做的不对,可也没有那么不对,是具有两面性的。

在这个时候,书籍可不是需要出版社审核之后才能出版的,这时候写书全凭自己意愿,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书籍水准高的能如《论语》《春秋》《韩非子》一样,水准低的甚至敢数算书写一加一等于三,教人识字的书错字连篇,大力吹鼓绝食可以长寿……

这些水平低的书甚至后果还不是最严重的。

先秦殉葬“文化”盛行,巫蛊“文化”也盛行,甚至还有以殉葬为贵族标配的变·态风俗,贵族死的时候不杀几个人殉葬都觉得丢人。

《墨子·节葬》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十。”虽说秦自秦献公废除人殉制度已经上百年了,可有些东西不是说废除就能立刻消失不见的,哪怕是在后世基础教育都普及的情况下冥婚这种变·态“风俗”都还存在,更别说先秦时候了。

在这种还十分野蛮的“文化”

……

“¶¶”

赵不息总结,“那又不可能派人一本本分辨,那样工作量也太大了,最好的方法肯定是全将天下之书都收到咸阳来,再慢慢让诸子百家的博学大家分辨了。”

不过赵不息觉得嬴政想要焚书肯定不只是因为这个理由,她爹十有八九是想要“愚民”,糊弄黔首。

嬴政大笑:“哈哈,不息不愧为朕之麒麟女,果然聪慧。”

他的麒麟女比那些顶撞他的逆子们强多了!

赵不息得意:“我当然是最优秀的啦!”

不过赵不息也能理解为何其他人想不到这个方面。公子公主嘛,出生就含着金汤勺,给他们看的书肯定都是经过各家大贤审核过的高水准好书,那些用婴儿殉葬人肉炼药的邪书都到不了他们手中,更别提阅读了。

在这些公子皇女眼中,估计他们只以为嬴政想要焚书,就是把《论语》《春秋》这样的书都给烧了,当然会跳出来拼命反对焚书了。

“不过——”

就在嬴政正高兴的时候,赵不息话锋忽然一转。

赵不息蹭到嬴政身边:“爹,其实我觉得,这些书收上来以后,可以让百家大贤们审阅这些书,把水准高的那些书给留下来。”

“朕也没打算都烧了一本不留。”嬴政轻笑,“本来朕就打算将有用之书留在咸阳宫储存的。”

“我的意思是咱们可以把经过审核的这些书都再卖给天下人。”赵不息轻声解释。

嬴政不赞同,瞥了赵不息一眼:“朕刚才还夸你聪慧,你怎么又犯了心软的毛病?那些贵族读了书就会琢磨着作乱生事,若是他们日日生事,那天下何时才能安宁?”

赵不息嘟囔着:“那仓颉造字之前连文字都还没有呢,各个部落不还是打来打去也没见安宁。那野兽也不识字,更不读书,不也自相残杀,狼群中的狼也天天想着把狼王赶走自己做狼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