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再见乌鸦兄弟(求订阅)(1 / 3)

大乾执剑人 归咎. 2099 字 2023-02-21

孔易感慨时,朝廷的镇妖大军也浩浩荡荡出现在天边。 燕王姬寒带着神府修士,火急火燎,生怕月天奴打破桃花大阵,独吞了三尘和尚。 可他没想到,等赶到桃花岛,竟看到了李牧! 不好,这厮之前急着离开,莫非也是想抢夺大秦九鼎? 姬寒面色一沉,看向月天奴。 “阿弥陀佛。”双手合十,道:“燕王殿下,你来迟了,妖僧三尘已经跑了。” “跑了?怎么跑了?!”姬寒惊怒交加,难以置信的看着月天奴,随后目光又从孔易、凌诗诗身上一一扫过,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这就要问李施主了。”月天奴一指李牧。 李牧笑道:“方丈,明明是你自己追不上三尘,问我干嘛?” “你!”月天奴气急:“若非是你化解了菩萨的无相印,阻拦于我,又何至于让那妖僧逃之夭夭!” 李牧不乐意了:“无相印无影无形,我何德何能可以化解它?是三尘自己化解的,与我无关,还有,小酒鬼是我朋友,我以为你们要对她不利,才出手的,说起来,都是误会啊。” 月天奴修了大半辈子佛,佛理禅深,此刻仍旧被李牧这番颠倒阴阳的话气得无名业火起,要不是菩萨没有发话,他早冲上去了! “好了,我此来是看望小酒鬼,她既然没事,我就可以放心离去了。”李牧朝四方拱手,道:“诸位,告辞!” “阿弥陀佛。”无尘倒是气定神闲,他知道事不可为,与其逞口舌之力,不如四大皆空,他微笑着双手合十:“施主,后会有期。” “且慢!”姬寒急坏了,三尘手中的可是大秦九鼎,眼看就要到手的鸭子,怎么就莫名其妙飞走了? “王爷还有何指示啊。”李牧笑着问道。 “李牧,你为何要救走三尘,莫非是觊觎他手中青铜鼎?”姬寒怒视李牧。 “王爷,三尘乃是方外之人,又不是罪人,我为何不能救他?”李牧反问:“若说我觊觎他手中的青铜鼎,那我为何不跟菩提寺合作,直取青铜鼎?” “你!他……”姬寒语结,然后勐得看向月天奴,以及月天奴身后的一名三十左右的俊朗僧人。 李牧刚刚在众目睽睽之下击溃妖国妖尊,风头无两,纵然他是王爷,也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责难他,但西域佛国却可以! 而且,三尘还是他们势在必得的! 月天奴看向无尘,无尘微微摇头。 既然三尘都已经跑了,就没必要和李牧在这死磕,不然真打起来,他也没有必胜把握呢! 无尘深深的看了眼李牧,随后一步迈出,身影摇曳,竟诡异的融入月天奴的影子里。 “这是?”姬寒一怔。 “王爷,那便是菩提寺的南无法印藏菩萨,刚刚跟李县令过了几手,不分胜负。”一旁的孔易上前,道:“妖国既已退回横断山脉,那我等也可回京复命了,至于太阿郡的一众事宜,便拜托鲁郡守和李县令了。王爷,你意下如何?” “本王……”姬寒一脸的不甘心,但事已至此,三尘跑了,西域的菩萨都认怂了,他还能做什么? “哼!”姬寒冷哼一声,率领着神府修士,拂袖而去,暗中却传音神府修士,立即以西华郡城为中心,搜查三尘! 大秦九鼎,可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孔大人,多谢美言,告辞。”李牧笑着冲孔易点头。 孔易脸一沉:老夫刚刚帮你说话,年轻人不送瓶酒? 李牧:不送。 李牧抓起黑虎王,正要离去,凌诗诗忽然传音过来:“公子,妖国侵占太阿郡后,皇后派出侍女冷梅前往太阿郡搜寻你的亲朋,但前段时间忽然失踪……” “失踪……凌姑娘,此事交给我,我一定找到她!”李牧郑重说道。 就不说李牧跟冷梅的关系,光是她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太阿郡,李牧就不可能坐视不理! 李牧抓起黑虎王,忽然想到死在他手里的楚王,不由问道:“凌姑娘,你之后有何打算?” 凌诗诗的‘悲惨’命运,全因凌家和楚王的‘权色’交易,但如今,楚王被李牧斩杀,盖在凌诗诗头顶的乌云已经消失,而凌家,也不可能威胁到贵为王妃的凌诗诗! 换句话说,楚王妃这个身份,以前是桎梏凌诗诗的,但现在,却是她的护身符! “我本打算借道横断山脉,去南柯寻找公子,现在公子平安归来,那我也该回去了。”凌诗诗表示,这段日子,皇后对她极好,若是就此一走了之,会让皇后难做。 凌诗诗道:“公子,珍重。” 李牧不再多说,抓起黑虎王和虎墩墩,御剑离去。 “恩公慢走!”小酒鬼挥手跟他告别。 …… 横断山脉。 神鸟峰。 李牧抓着黑虎王从天而降,还未落地,他就看到了乌鸦兄弟! “大兄弟!”李牧看到雷鸦,忙高声叫唤。 此时的雷鸦正在用膳,膳食是一头巨象般大小的老虎。 黑虎王一看,一瞬间虎皮发麻! 虎墩墩亦是两股颤颤,惊恐不安。 “嘎嘎?”雷鸦听到李牧声音,勐得抬头,紫黑色的眼珠子瞪得圆圆的,似乎没想到李牧能平安从那只癞蛤蟆手中逃走。 “大兄弟,好久不见,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李牧看着雷鸦臃肿肥大的肚腩,很是怀念的上前摸了几下,触感和以前一样呢。 “嘎嘎!”雷鸦用双翅摩擦肚腩,为自己能数年如一日的保持好身材而感到骄傲。 接着,李牧看到了住在这里的寒清浅、林幼鲸、马夫、午作等十数人! 众人见面,自然少不了一番激动寒暄! 而最让李牧意外的是,冷梅竟然也在! “是林幼鲸大哥救了我。”冷梅看到李牧,也是又惊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