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凌诗诗的决定、娃娃变‘强’了(求订阅)(1 / 3)

大乾执剑人 归咎. 2196 字 2023-02-21

小朝会后,皇帝姬轩满面春风的来到皇后寝宫凤鸣殿,他要将自己刚刚在紫辰殿中的帝皇之威仔仔细细的讲给皇后听! “奴婢见过陛下!”凤鸣殿外的宫女见皇帝过来,忙屈身禀报:“陛下,娘娘召了楚王妃入宫,此刻正在秋湖赏雪。” 入冬后,帝京气温骤降,昨日一场大雪,冰封百里! 然而,气温再冷,也压不住天地间的勃勃生机。 秋湖湖畔,数百株杨柳被大雪覆盖,银装素裹,但白雪下,柳枝上的脆嫩绿芽却顽强的在雪衣中露尖。 柳树旁,两个绝世佳人正临湖而立。 秦梦瑶身穿红色宫装,标准的鹅蛋脸上,螓首蛾眉,凤眼星眸,琼鼻檀口,五官宛如梦幻,在这冰天雪地中,美到不可方物! 她冰肌玉骨,气质雍容,贵不可言,叫人一见便生不出亵渎之心,仿佛九天神女。 一旁的楚王妃凌诗诗身着白色糯裙,颜如舜华,气若幽兰,肤如凝脂,手若柔荑,腰若约素,风华绝代,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姑射仙子。 秦梦瑶仔细看着凌诗诗那完美无瑕的脸蛋,直看得她眼睫毛微微打颤,才笑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王妃未笑便已倾国倾城,不知笑起来,又是何等风华。本宫忽然有些嫉妒李牧了呢。” 凌诗诗垂下眼帘,看着秋湖中的锦鲤破冰而起,溅起的水花在白蒙蒙的阳光下折射着晶莹的光彩。 她轻声道:“不过蒲柳之姿,不及娘娘天香国色。” “蒲柳之姿,这话让外面那些贵妇小姐听到,怕是要嫉妒的跳河了。”秦梦瑶打趣了声,随后话锋一转,沉声道:“你真的想好了,要随朝廷大军南下?” 凌诗诗点头:“李牧于我有恩,如今他在南诏一直昏睡,定波侯和赵家又虎视眈眈,南诏皇室一旦妥协……此事我既已知晓,又怎能袖手旁观。” “早知道就瞒着你了。”秦梦瑶叹息着问道:“只是去南诏的路又不止一条,你为何要选最难的?” 若凌诗诗随朝廷大军南下,就必须要深入如今被妖国霸占的太阿郡,再横穿妖国所属的横断山脉,最后顺着怒江才能抵达南诏,其中凶险,不言而喻! 相反,若她从凌云郡穿平海或定海郡,就可以直接入海,避开妖国,快速抵达南诏! 而且这条路,还能回凌家看看。 “我嫁入楚王府时,就与凌家没有关系了。”凌诗诗澹澹说道:“选择南下这条路,也是想入太阿郡,看能不能找到李牧的亲属。” “他哪有什么亲属,只有一个小妾而已,何必以身犯险?”秦梦瑶劝道。 “娘娘不也派了心腹入太阿郡吗?”凌诗诗看向她,黑眸宛如星子,在这雪天中,散发着冷澹的星光。 秦梦瑶却从中看出了几许温暖,她笑着说道:“既然你去意已决,那本宫正好有一事拜托你。” “何事?”凌诗诗问道。 “本宫派出的心腹……失踪了。”秦梦瑶取出一封信,说道:“这是她寄回来的最后一封信。” 凌诗诗接过信件,正要细看,远处忽然传来竹儿的声音:“陛下驾到!” “我会尽力而为。”凌诗诗收起信件,朝秦梦瑶微微点头。 很快,姬轩来到近前,他的视线在秦梦瑶和凌诗诗身上来回,只觉这天地间的颜色都失了色彩,灰黑一片,只有眼前这两位绝色,散发着最耀眼的光芒。 “楚王妃,近来可好。”姬轩开口。 自从楚王姬长秋失踪的消息从龙虎山传来,姬轩一开始是很愤怒的,毕竟楚王是皇亲国戚,他失踪,打的是姬氏皇族的脸! 但当秦梦瑶就楚王失踪一事,经常召楚王妃入宫安抚,又觉得楚王失踪了,也不尽是坏事呢。 “一切安好,多谢陛下关心。”凌诗诗冷澹的回道。 姬轩也不恼,反而很欣赏凌诗诗这清冷的性子,那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姿态,很是让他的心,痒痒呢! “陛下,和诸位大臣谈的如何了,朝廷大军,何时能集结南下?”秦梦瑶岔开话题,问道。 “朕正要跟皇后说!”姬轩双眼发光,将刚刚他在紫辰殿大发龙威,威慑诸臣,命他们集结大军一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最后总结:“七天之内,大军就能集结南下,届时和西域大军直接在姑苏郡汇合,再入西华郡,将妖国那群畜生,赶出我大乾国土!” 姬轩意气风发,想象着将妖国赶出大乾,万民感激臣服,就心潮澎湃,然后,又想到西域此次帮了大忙,那统帅西域大军的孔雀公主必然也要随大军回帝京,听他封赏! 到时候,该赏赐她什么呢? 姬轩感觉自己有些热血沸腾,但随后他又想起一事。 西域来信中,特意提到了一件事! 姬轩看向凌诗诗,那清冷的气质,瞬间让他心如止水。 “陛下。”秦梦瑶道:“楚王妃也想随大军南下,为我大乾出一份力。” “啊,这……”姬轩一怔,这也太巧了吧! 西域的来信中提到的事,正是希望楚王妃凌诗诗也能南下,菩提寺的南无法印藏菩萨,要亲自见她呢! “陛下,本宫觉得,自楚王叔失踪后,楚王妃愤满抑郁,又一直独自待在王府,长此以往,恐怕于修行不利,不若让她随大军南下,一来散心,二来,也能激励大军士气。”秦梦瑶道。 姬轩回过神来,忙不迭迟点头,说道:“既然皇后如此说,朕再拒绝就显得不近人情了,朕答应便是!” “多谢陛下。”凌诗诗道。 …… 南诏。 李牧御剑飞行,按照南诏地图,找到了怒江下游。 南诏地势平缓,因此怒江出横断山脉后,奔腾的水势也渐渐趋于平缓。 李牧居高望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