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皇室八卦、齐云佛塔(1 / 3)

大乾执剑人 归咎. 2081 字 2023-02-21

皇宫。 凤鸣殿。 竹儿将李牧的话转告给跑马的汉子后,就屁颠颠的来找主子了。 “娘娘你看,这是我的新作!”竹儿将自己的画递给皇后。 秦梦瑶笑着接过,随口问起李牧的事:“八怪没有为难他吧。” “有呢,不过,李牧一诗九剑,将丑八怪打的落花流水!”竹儿激动的说道,“娘娘你是没有看到,李牧太厉害了,丑八怪就像是土鸡瓦狗,连李牧的一剑都接不下,甚至,连李牧残留在他们体内的剑气都没办法。” 竹儿如一只百灵鸟,在那叽叽喳喳的说着李牧的好。 秦梦瑶温婉一笑,她打开画卷,上面除了李牧凌空斩开小天池的背影外,留白处还有一首诗。 正是李牧同意后,冷梅题在上面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秦梦瑶才念一句,就觉一股磅礴气势铺面而来。 她快速往下看去: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诗是李牧做的?”秦梦瑶星眸异彩连连。 竹儿小鸡啄米般快速点头,道:“娘娘你听我说,冷梅听完诗,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感悟出了一式剑诀,叫解千愁。我让她题诗,她都不肯,李牧同意后,她才把诗写上。” “此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便是初通学问者亦能被诗中情绪感染,足以流传千古!冷梅剑道天赋上佳,能悟出剑诀并不奇怪,倒是李牧……是了,他既然能作出如此豪诗,胸襟自然开阔,又怎会敝帚自珍呢。”秦梦瑶点头,绝美的容颜略带痴迷的看着诗文,再看竹儿力透纸背的画,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李牧一边吟诗,一边御使剑诀,将翰林院八怪打的落花流水的画面。 不愧是绝世天骄! 不过……秦梦瑶凝神静气,再品《将进酒》,隐隐察觉出李牧怀才不遇,借酒浇愁的心态。 是啊,李牧能在紫气东来日收纳九条紫气,天资无双,却屈居一隅,仅是县令,换成旁人,也难接受。 “本宫绝不会让明珠蒙尘!”秦梦瑶轻轻拾起画轴,将之挂在了阁中。 诶,娘娘,那是我辟邪的……竹儿伸手,委屈的都着嘴。 …… 山中清修不知岁月,一晃半个月过去了。 这段时间,李牧背靠翰林院,扎根小天池,日夜苦修,肺部玄魄日益壮大,从米粒大小,缓缓涨到小指头大小。 期间,他也不忘苦读皇后秦梦瑶赠送的那本道经,并成功从中悟出敛气术。 逍遥游讲究忘却物我,无己、无功、无名,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在隐匿气息方面,与敛气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李牧在敛气术上的进境是一日千里,不过十日,便成功将之修炼至巅峰! 除非李牧出手,否则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一名平平无奇的英俊县令! 将敛气术修至大成,他将重心放在玄魄上,距离大成,只有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 在这段时间,帝京白马寺也越来越热闹,随着和神清观的论道越来越近,无数修士、达官贵人、大家闺秀、豪侠游客云聚而来,偌大的白马寺,到处可见游人身影。 六月十八。 白马寺和神清观的论道大会正式开始。 小皇帝姬轩、皇后秦梦瑶、三师三公、左右丞相,几位王爷,悉数降临观礼。 论道会场更是人满为患,摩肩擦踵。 那日,金色佛光与青色灵光交相辉映。 翌日。 清幽山,小天池底。 连日苦修,李牧肺部的玄魄终于被他凝练至大成,化作一颗漆黑如墨、龙眼大小的珠子。 玄魄散发着森寒乌光,乍看去宛如刀光剑影,充斥着锋利之气。 李牧小心运转逍遥游,将玄魄从肺部转移至丹田。 丹田中央,冰魄、雷霄、火精、疾风四足鼎立,四色光芒泾渭分明,互不侵犯,又紧密相连,新来的玄魄在它们周围转来转去,想加入进去,但每次都被四色光芒排斥开,似乎它们并不认同这个小老弟的实力。 “我如今已是五炁朝元修为,按理可以寻找天材地宝,凝练三花,踏入聚顶境。不过,五炁不平,终归是隐患。” 李牧心道,“看来,我得赶紧回横断山脉,以雷击木化石的雷光锤炼玄魄,虽然这样会浪费不少时间。” 李牧冲出小天池,视野一阔,放眼望去,天高气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李牧,你的玄魄大成了吗?”竹儿和冷梅这几日轮流侯在凉亭旁,就等着这一刻呢。 “竹儿,这段时间多谢你还有冷梅了。”李牧感谢道,“我打算……” “太好了,李牧,我们快走吧,不然赶不上今日的论道了。”竹儿不等李牧说完,就拉起她快速下山。 论道大会? 是啊,白马寺和神清观的论道大会差不多是开始了。 李牧静极思动,忍不住想去论道大会看看。 于是他拜托竹儿派人去驿馆叫白龙马,让他收拾好行礼去白马寺跟自己回合。 等看完论道大会,就离京回清平县。 “李牧,你今天就要回清平县了吗?”竹儿吃了一惊。 李牧点头:“唠叨多日,思家心切。竹儿,到时还要拜托你向娘娘说一声了。” 竹儿眼睛一亮,道:“娘娘今天也在白马寺,到时候你自己跟她说吧。我们快走。” 下山路上,她随手拉了个壮丁,让他去太平街驿馆给白龙马带话。 自从李牧打败翰林院八怪,竹儿、冷梅几人的地位是直线上升,那人都不带犹豫的,二话不说就朝太平街狂奔而去。 帝京无许可禁止御风飞行,所以李牧两人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骑马赶往白马寺。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