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草原宿营(2 / 2)

而杨凡的马车都是四轮马车,马匹并不承重。所以不用宿营时卸下马匹。只要喂饱了饲料和水就可以。 侧面对外首尾相连的方法,就必须把马匹卸下来,不然,马匹会受到敌人的攻击。 而且,两轮马车,马匹承重,不卸下来马匹休息不好。第二天就没有体力了。 杨凡的车营,车尾对外,车尾安装的500斤的铜发熕炮也对着外面。这种比较重的火炮在车的侧面发射后坐力大,容易损坏车辆结构。 车营扎好营后,从外面看去,就像一个蓝色的城墙。矗立在草原上。钢板高度三米,没有工具根本爬不过去。 而且开有射击孔,可以施放火铳,发射弓弩。也有简易的大门和小门。既可以单个人进出,也可以大规模的骑兵进出。 围墙后面,每隔五十米有钢管组装的望楼,用于瞭望和当做箭塔。 其他部队全部在围墙内分区域宿营。非常的安全。 按照操典和条例,宿营有完善的规定,每隔营区都是封闭的,禁止没有命令乱走。出入门禁有每天一变的口令。营区内都挖好厕所,还打了压水井。便于洗漱和饮水做饭。 这种压水井非常方便,用钢管打下去很快就弄好。走时,把钢管抽出来带走就行。 杨凡觉得地下水比河水安全,微生物少,而且蒙古人有向水源地投死去牲畜的恶习。很多军队就是被蒙古人的细菌战打垮的。所以还是打井用地下水比较安全。 这里紧邻河边,正常情况,到河里取水也容易。 物资都装在船上,极大的减少了部队负担。其他部队都是带三天的应急口粮和三个基数弹药。 但如果向草原深处开拔,运输团的七吨载重,四轮大篷车就是运输主力。 杨凡的牛皮金帐,就扎营在最高处,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到周围很远的地方。便于杨凡指挥。 晚上,杨凡带着两位夫人,入住在大帐里。亲兵营驻扎在四周。 杨凡打算在这里等待蒙古人来决战。这里作为预设阵地对杨凡有利。如果蒙古人不来,那就继续行军。给蒙古人增加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