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无责任番外 当相关人等都梦到原本历史……(3 / 6)

我的外甥是雍正 满汀洲 4001 字 11个月前

心抚养长大。早几年便风风光光嫁出去,如今膝下都有两子一女了。

孩子们存活率之高,遍数大清,都难有出其右者,更别说风谲云诡的皇家了。

孝道方面,那家伙也逊色自己良多。

因为虎威弟弟的报信,姨父的指点。他早在康熙五十七年,就坚定拒绝了皇阿玛的禅位旨意。

且几次三番。

朝野之间,哪个提起来不得高高竖起大拇指,说上一声皇上至贤至孝呢

皇考在时,都没少在公开场合夸奖于他。

还亲自主持给他过生辰,令人给他制龙袍,父子两个同坐龙椅。在世时,就早早给他选好了年号。并言雍正二字,就是这天下交给雍亲王才是最正确选择的意思。

论君王对继任之君满意程度,古往今来,他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比前朝满朝都是太子党的懿文太子朱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让他至今想来,都无限骄傲。

可这个时空,同样的雍正二字,却是那人自己绕过礼部亲自所写,意思为雍亲王得位之正。

两相比较之间,简直天渊之别。

再看与兄弟之间的相处,除了被自家亲儿子坑死的老二胤礽外,如今所有兄弟各司其职,齐心合力共建大清。

可以说每一个都是他的左膀右臂。

大哥曾跟十四他们几个往南边打李氏,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如今虽因为年纪原因,不好再南征北战。却也又往西山大营任职去了,致力于为大清培养出更多的武将人才。

老三还在积极编撰古今图书集成,要为大清的文化事业做出属于自己贡献。

老五、老七在理藩院。

老八管着海事衙门,老九主理海贸这一块。哥俩一个负责海事上的规范与稳定,一个积极开拓更多的海上商路。

相互配合之间,给朝廷填了不知道多少条源源不绝的金银路。

国库、私库皆爆满,年年都要新建银库。

连老十这个在自家阿玛面前都藏拙大半辈子,努力咸鱼的家伙,都披甲上阵,对沙俄作战时没少出良方、立功劳。

十二管着宗人府,十三看着户部,帮他分理许多政务。

十四更是骁勇善战,打策妄阿拉布坦、攻李氏与沙俄等等,为大清开疆拓土,替他这个兄长分忧解难。

除了那几个小的尚未长成之外,兄弟们各擅其长。

哪像这个时空啊

专注窝里斗,自家兄弟打得头破血流。老大老二圈禁至死,老三也被寻了由头关了起来。老五一生未得重用,老七也表现平平。

老八被改名阿其那,老九被改名塞思黑。

数条锁链锁住,早早郁郁而终。

连两家的子嗣们都没讨了好去,叫菩萨保的菩萨没保住。老九家的更被取名什么不争气的、愚蠢的、讨厌的之类。

老十背靠着钮祜禄氏,倒是没被改恶名,也没有被除宗籍,但也被圈禁到乾隆年间。

这个时空的十四倒是厉害呢,大将军王假天子依仗代父出征,立下赫赫之功。结果却在最关键的时候被扣在京城,连皇父命人篆刻记载其功劳的碑文都被亲哥找由头推了。

一辈子郁郁在禁所,直到乾隆上尉才终于重获自由。

所有参与过夺嫡的,也就十三被他青眼,被他器重。诸多国事相托,俨然常务副皇帝。什么吉壤、封爵、赏赐的,接连不断。

以至于十三殊死报效,年纪轻轻就生生将自己累死。

胤禛

嘴角狂抽,所以,这个时空的兄弟们,包括他自己,就没有一个好下场呗

写大义觉迷录自证清白,结果却越描越黑。生生背负矫诏甚至弑父的罪名,被质疑皇位来历合法性数百年,还被诬逼死生母,辣手羞辱并处决亲弟弟

跟随他打天下的年羹尧、隆科多等,也是鲜有善终。

不忠不孝不悌,刻薄寡恩,吹毛求疵

稍稍动一动脑子,胤禛就知道这个时空的自己将会背负如何骂名。但真看到自己忙忙碌碌一辈子,拼了老命收拾好皇父留下的烂摊子,给傻儿子攒了好多家底子,为此生生累死在龙椅上。却依旧在康乾盛世中不配拥有姓名时,他还是忍不住破防了。

咬牙切齿地醒过来时,却不想看到同样咬牙切齿,眸光含恨的兄弟们。

顿时,不妙两个字就浮现在雍正心头。

果不其然,声声哂笑之后老八第一个开口“我以为,四哥最是重情重义,简直如我再生父母。结果阿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