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第444章 这种家庭,家宴,哦不……(1 / 3)

八零后创业记 清澜皓月 2035 字 10个月前

这种家庭家宴, 哦不,估计平常吃饭的位次都很有讲究的。

首席肯定是长辈们坐的,他们坐次席招呼平辈的客人。

再看傅珩和曲兰陵坐在第席的。

还好, 等他们结婚了, 傅董和傅太太就会去瑞士疗养。

大家也就逢年过节打打交道。

让她天天过这种很讲规矩的大家庭的生活,还真有点吃不消。

家宴的菜色很丰盛, 摆了一大桌。

首先就是举杯祝贺傅董病愈出院,秦歌也端着酒杯跟着说了祝福的话。

傅董道“我准备等5月阿宸和秦歌结婚之后, 就和阿宸他妈一起去苏黎世疗养。”

这话一出,在座很多人都变了脸色。

这是要让傅宸和秦歌提前当家的意思那可能就没有在大伯大哥手下的日子舒服了。

傅宸道“一切家规都不会变的, 我肯定会遵循。我爸去了瑞士,大家想他了还是可以过去看他的。”

那11的的分红每年其实用不完的。当然,分红也是没有全分的。

大部分钱是要留在公司继续发展的。

所以, 目前每年拨给家族公账的钱是4000万。

如今这50来号人, 家族基金按人头万每月每人。

一年大概是要发出去1800万。

然后逢年过节还有生日的红包再用去千把万。

出生、升学、结婚、大病这些事另外还有钱领。

一年4000万目前是够的。

而且, 这个家族基金不是子子孙孙无穷匮的。

从当家人那里算,代之内。

就譬如他当家了,那到康康的儿女那代就为止了。

从老头这里算,曾孙辈就没得领了。扶持了你代, 你家都还立不起来

所以, 除了少数人, 其他人还是都在抓住这代的机会上进的。

幸亏如此啊,不然一代一代的下去,承受不起的。

大明朝内库里那么多钱, 十几代后的皇帝都养不起几万名宗室了。

朱元璋是真的多子多孙。

当然,就算是老头没立这个规矩,他也会催着他增加的。

由老头修改家规, 比他这个继任者来修改要好推行得多。

秦歌心头一个咯噔。那以后这样的家宴是不是就得她来张罗了

出钱都没什么,她可没那功夫出力。

但她也不能说以后逢年过节就各过各的吧,一进门就把规矩给改了还是有些不妥的。

那程诺能担当起娴姨如今的工作么

回头请傅太太把娴姨留在家里半年带一带她吧。

如果不要自己操心,秦歌对此还是没有意见的。

比起生男孙的任务,安排家宴这都是小事。

菜很好吃,毕竟是家里特地请的大厨嘛。所以秦歌还是没有辜负美食的,她吃了两碗饭。

傅明看看秦歌,“你食量还挺好啊。”瞧着虽然不是弱不禁风的,但也很瘦啊。

“我不吃够两碗,你哥不准我放碗的。”

傅宸看她两眼,什么时候的事,他怎么不知道

不过他还是道“饭肯定要吃好的,减什么肥啊你们年轻女孩子都不要节食,健康的就是最美的。”

傅家的人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大伯就是什么都要管着大伯母的。

甚至连傅董和傅太太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商清影上次来看他们,还玩笑得和他们提起傅宸还管秦歌每天锻炼的时长呢,爹味十足

散席后,秦歌被傅宸叫到门口一起送客。

各房在上海都是有房子的。

傅董既然能趁着老洋楼还不贵的时候买下这套,自然不会忘了囤点房在那里。

傅氏房产修了那么多楼盘,免费给自家亲戚发几十套还是能办到的。

别说,如果自己有这么一个长辈,秦歌也会挺庆幸的。

从生下来就按月领3万家族基金据说物价上涨了还可以上调。

读书深造的费用有人给包了,只要你能读。

但高价给你买进名校就不要想了,靠自己努力考。

除非你父母省吃俭用把家族基金攒下来送你去。

长大成人还发一套一线城市的房子给你。这样的长辈打着灯笼都难找。

而她站在儿媳妇的立场也能接受。因为,这一切都不是无底线的。

自己赚到了花不完的金钱,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当然也可以适当扶持家族中的平辈、晚辈。

这顿饭一吃,傅家人也知道秦歌肯定是自家人了,下一代的当家主母。

刚回来就被傅宸给了个下马威,所有人后来至少面上对她都是挺客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