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巨额投入(1 / 2)

第368章 巨额投入

当安格拉刚领到拖拉机驾照还没回栗子村的时候,腓特烈在海边的农场里脑壳发疼。

按计划,丽璐要把飞翔的郁金香号开到附近的河里停几天,船在海上跑免不了船底有很多附着的生物,海船到淡水里停一段时间就能把它们杀死,刮船底会方便很多。

计划中飞翔的郁金香号在阿姆斯特尔城刮船底后将前往韦森州的造船厂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为正在设计中的武装商船提供宝贵的经验。

只是阿姆斯特尔城刚经历了一场浩劫,暴乱点燃的大火在常年不断的西北风助燃下烧掉了大半座城市,因海运带来的繁华而闻名于世的明珠变成了泥泞中木炭。

如今幸存者们在曾经是自己家园的废墟中翻捡还能用得上的东西,很多人用还没烧透的木头支撑起破布当做容身之所。

教会组织了人手收殓遇难者,河边的造船厂变成了棺材厂,晚上灯火通明。

城里的老爷们和实力掌握着权力的高卢王国贵族们早就跑得一干二净,不见踪影。

现在城里的事情都是一些本地商会的会长们和教会的神官商量着办,丽璐指挥拂晓商会拦下了几艘往韦森州卖粮食的船,通过加急电报沟通后让船主在这里交割,勉强保证饿不死人。

腓特烈没有出面,所有事情都是让丽璐和舒派亚商量着办,没想到的是,这把火烧终究还是到了自己的头上。

舒派亚把一份文件交给大老板的时候异常的紧张,额头上的汗珠就像是大热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饮。

腓特烈刚看到文件的时候也不禁哆嗦了一下。

拂晓商会的一个主业是经营海上保险,前两年开始涉足城市的房屋火灾保险,在阿姆斯特尔城也开展了这项业务。

当初推广业务的时候有买船只保险、货物保险、海员生命险送房屋火灾险和购买保险送鸡蛋或者食用油之类的活动,加上腓特烈的名声不错,购买的人很多,没想到赶上了这场阿姆斯特尔城大火。

现在火灾损失已经统计出来,文件的第一页有一张给领导看的粗略统计表。

普通平民住的三四层木屋平均每栋5弗罗林,一共3680栋;

普通商人等住的比较好房子平均每栋30弗罗林,一共1125栋;

带院子的房子平均每栋90弗罗林,一共360栋;

小土豪居住的小豪宅平均每栋150弗罗林,一共18栋;

有门面、仓库或工作区、2到3个房间的商铺或工坊平均每座15弗罗林,一共868座;

有瓦顶的大型仓库平均每座50弗罗林,一共512座;

会计学校和识字学校各一所,平均每所300弗罗林。

合计下来,拂晓商会一共需要赔偿126470弗罗林,四舍五入就是443公斤黄金,稍微超过莱茵联盟王室4年的收入,即便是腓特烈也皱眉头。

拂晓商会的收益高,但是每年上缴的资金和储备金都不低,同时还要投资各地港口的广播台和电报站建设,无法单独支付这么多钱,强行抽调资金会导致整个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

一直以来,韦森家族的收入——包括投资的产业收益和韦森州税收——是不对外公布的,怕吓坏人,简单来说去年的收入大约10倍于莱茵联盟王室收入,其中95%用于韦森州政府的各项支出,5%归韦森家族使用。

腓特烈秉承黄金流通起来才是钱的理念,每年都将大量的金币通过搞基建、搞科研、资助落魄画家等手段花出去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储备的黄金并不算多。

韦森州去年刚经历了光复君士坦布尔之战,收益还没回本,所以今年才需要发行15万弗罗林的特别债券来应对战争和启动后期的基本道路建设工程。

腓特烈心中算了算,无法短时间内在不影响财政健康的情况下抽调这么大的一笔资金出来,现在正是战后用钱的时候,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只能所有墙都塌了。

虽说弗兰肯大公和累根斯大公等人的宝库里有不少好东西可以拿出来卖,但这场郁金香风波还只算是开头,牵连范围广,地主家还有多少余粮不好说,到时候捧场的人多,掏钱的没有。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在7月份内搞来足够的现金支付火灾赔偿,否则声誉一落千丈,没办法翻身。

舒派亚提醒腓特烈:“农场的小麦、金豆、金瓜和伊丽莎白薯即将可以收获,8月份交割后可以有大约一万弗罗林的收益,我们可以让收购方提前付款。”

腓特烈在这边上万顷由沼泽地开垦而来的农场是韦森州那边的重要粮仓,采购方是韦森州政府和他的封臣经营的商会,提前付款也就一句话的事。

但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坐在沙发上,拿起茶杯缓缓喝了一口茶,聚精会神思考着对策。

“记录命令。”

腓特烈突然沉声下令,舒派亚马上拿出笔记本记录。

腓特烈说道:“以韦森州政府1035年至1044年共十年税收为抵押,韦森银行发行救灾债券20万弗罗林,三年期,年息5%。”

“其中6万弗罗林债券在奥斯马加帝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