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重瞳本是无敌路,多块骨头多条路(2 / 4)

戴德。

这让王翦松了一口气,他觉得自己守上三个月不成问题。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驰援葭萌关方向。

而这,也是王翦为什么点名要奴隶兵的重要原因。

从随时被鞭打、随时有可能被杀了祭祀的奴隶,到前途远大可以因公封爵拿到土地的士兵,这种地位上的升华,让奴隶兵们将王翦当做神一般崇拜,明明之前还只是一群奴隶,在王翦的手中竟然发挥出了胜过普通郡县兵的战斗意志与战斗力,也就是王翦没有足够的时间好好训练,否则这些人成为军团精锐的可能性很大。

“朕亲自守剑阁赎罪,将军速带人去葭萌关!”

白竭有生力量的加入,算是给了葭萌关前的秦军一点点心灵上的安慰,至少让他们知道了,剑阁还在他们手中,不用担心被两面夹击,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防守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消耗。

这几日没命狂奔的同时,他也在复盘整场巴蜀之战,复盘到白竭这里的时候,总隐隐觉得有点问题,但他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对,况且就算是真有问题现在也不是追究的时候。

这些人都是跟着他从关中一路入蜀,又一路从不毛之地的江阳奔逃到这里的老人,不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绝无问题。

就连赵云、张任、张松等人都赶来凑热闹。

王翦遁走后,巴蜀之战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秦军虽然在剑阁、巴中等地堵了路,但问题不大,秦军愿意消耗就消耗呗,反正一时半会儿虞军是不可能去硬拼这两个地方了,反倒是还需要给秦军留点儿入蜀的念想,要是一点儿念想都没了,秦军干脆集中力量东出,那反而才麻烦。

就东方那些小垃圾,可挡不住大秦的兵锋,巴蜀之地,还是给大秦留下点出血点比较好。

(现阶段各国疆域图,大虞疆域还包括三仙岛以及朝鲜)

——

咸阳。

当王翦终于决定战略转移的时候,秦庭才刚收到昌平君战败、王翦死守涪县的消息没多久,正处在对昌平君战败的震惊之中,朝廷上下急里忙慌的调兵。

显然没有人想到,巴蜀的局势转瞬间竟然崩坏到如此地步。

只是因为时间紧迫,现阶段等大军征召完毕显然已经来不及了,秦庭只能够先紧急抽调了两万守卫咸阳的秦锐士应急,并命令陇西郡抓紧时间集结三万战兵,一并入蜀。

这五万人,是秦军短时间内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

其中,秦国对于咸阳秦锐士的抽调,已经严重影响到咸阳的威慑力了!

这几年,秦国战死的秦锐士实在太多,已经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再调走这两万人,咸阳的锐士就只剩下七万了,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很安全的数字,无法有效对在外的军团形成足够的威慑。

除此之外,对陇西郡竭泽而渔式的抽调,也会严重影响大秦对羌胡的威慑力。

羌胡可从来都不老实,“夷狄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可不是说说而已。

但现阶段,秦国中枢也别无选择。

巴蜀如果能救,还是要救一下的,万一涪城、梓潼守不住,日后再想要入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退一步讲,就算是巴蜀不能救,也不能让大虞兵进汉中,这是底线。

只是因为秦国连年征兵作战,兵源已经很紧张了,接下来无论是再次大规模征兵还是抽调边防军,都需要时间。

事实上,此时的秦国短时间内已经无力组织大军入蜀决战了。

王龁那边需要兵力警戒郢都一线,蒙骜那边在和赵国廉颇对峙,之前还有麃公的两次大败以及蒙武和昌平君的大败,已经严重损耗了秦国的国力。

这不仅仅是精兵强将的损失,还有粮草、钱帛、军械等方面的综合性损失。

秦国也需要休养生息重新组织兵力,并规划接下来的战略方向了。

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秦国的战略似乎出了问题,因为虞国的强势崛起以及巴蜀的大败,秦国之前一统六国的方略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需求了,但具体该如何调整,却是一个系统性的大问题。

这一战,也让楚系在秦国朝堂的地位一落千丈,昌平君之后的楚系代表人物昌文君,在朝堂之上仿佛修炼了闭口禅一般,没有再反驳过丞相吕不韦的一句话,直接装起了小透明。

不过,吕不韦也没有因为楚系的倒霉而开心,现在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守住汉中一线。

其实,秦军在汉中包括葭萌关方向都还是有不少守军的,这还要多亏了王平的功劳,因为王平之前拿下南郑、兵临雍城,让秦国一日三惊,不得不加强了对汉中一线的防御,在主要关谷隘口都布置了兵马。

只不过这些人防守有余,进攻却不足,不敢抽调出去支援巴蜀。

吕不韦其实心里很清楚,巴蜀要守不住了,即使是涪城和梓潼能够守住一时,但也守不住一世,在秦军一时难以调动主力的情况下,那两地就是孤城罢了。

只是,前方将士还在死战,吕不韦也不能再放弃前方将士了,所以无论如何调兵的姿态也要做出来。

兵勉强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