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恶来(2 / 4)

对这些值得尊敬的勇士们的承诺,命人在青铜门外的空间中寻找能够挖掘的地方,让这些勇士们入土为安。

费力清理完青铜巨门附近的骸骨后,法正一行继续前行。

为了防止出现恶来那样的意外,法正命令冷苞、刘璝两员大将亲自领兵镇守,并命令他们,一旦有异常,可以先关闭青铜巨门,等董璜带着主力来之后再重新打开。

之后,艺高人胆大的法正带着邓贤、平清盛等人进入了密道之中。

密道之中,有夜明珠和一些其他发光的晶石提供光源,幽幽的鬼火与尸骸四处可见。

法正命令僵尸继续搬运尸骸出去掩埋,他则操控幽魂和少量的宠物进行探路,他倒要看看道路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

南郡。

郢都之战仍在继续。

王龁和麃公打得都快要耐不住性子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顽强的对手。

更没有见过这么恶心的对手。

那种感觉有点像是长平之战前期与廉颇率领的赵军对垒,但大虞军无论是士气还是粮草保障都强于那个时代的赵军,只不过精锐程度上不如罢了。

这场战役,大虞军自始至终完全是一副悍不畏死人死鸟朝天的劲头,层层防御,利用营垒打消耗战,偶尔还会打个防守反击。

半年多的战争,双方战死的兵马超过了三十万,尽管秦军死掉的大部分都是死了也不心疼的辅兵,但惨烈的伤亡率和长久的战事,也进一步消耗了秦军的士气。

随着雨季的到来,秦军越发不想再打下去了。

但偏偏郢都一日没有被攻陷,秦国朝廷就一日不会批准撤军。

这还是政治仗,谁都不敢开口说让大军放弃郢都。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军事上的最优选择很多时候和政治上的最优选择背道而驰。

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反间计,就像是秦人在长平之战时用的计策那样,但问题是,大虞太神秘了,秦国连大虞的皇帝究竟是谁、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大虞的朝臣也只知道一个丞相和几个将领的名字,更详细的信息根本没有。

派去昊京的探子也没有一个活着回来。

这让秦国有劲儿没处使。

最拿手的反间计没有用武之地,王龁和麃公也只能够咬牙坚持下去。

可是却越打,王龁却越觉得不对劲。

敏锐的王龁发现,虞军似乎在借着这个机会练兵,麾下兵马似乎越来越强,越来越适应与大秦军阵正面作战的节奏。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既然郢都方向一时半会儿难以取得较大的进展,那就换成别的方向。

王龁忽然调动了主力军阵兵团,出其不意攻打西陵,却不曾想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董璜军的监控之中。

觉察到时机成熟,诸葛亮、高顺在秦军精锐大量出动之后,突然主动出击,集结三十五万主力于夜间发动了出其不意的反攻。

高顺亲率十五万陷阵营猛攻秦军左翼,诸葛亮亲率八万无当飞军以及两万诸葛连弩兵、五万蛮兵猛攻秦军右翼。

大虞军观察的很清楚,秦军左右两翼的秦军军阵主力大半都被抽掉,正是最薄弱的时候。

自从交战以来从来没有被大虞军主动攻击的秦军大乱,被大虞军连续攻破十几个营垒,被杀了七个校尉。

秦军左右两翼受到沉重打击。

王龁见状,连忙亲自指挥秦军中军做好战斗准备,让秦锐士着甲,准备分兵支援,然而这个时候,一片惶恐的中路突出部位,却又受到了虞军南侧高顺部、北侧诸葛亮部、以及东侧正面赵云部的攻击。

摸不清状况的王龁只得下令紧守营寨。

大虞军得以从容撤退。

这次战斗严格意义上说,仍旧不是两国军团的正面交锋,但却是大虞军团部队第一次正面主动出击与秦军作战,是极有纪念意义的一战。

此战之后,王龁只得后退十里扎营,重整军队。

昨晚的损失虽然大,但伤亡大部分都来自辅军,王龁所部也不算伤筋动骨,只不过士气方面崩的厉害。

王龁只能够先休整一番,等待麃公所部的情况。

麃公这次倒是打了一个胜仗。

半年的战斗,西陵的城墙已经满目疮痍,这次麃公不计代价的进攻,秦军精锐军团都压上去,城墙下秦军的尸体都堆成了山。

最终,在秦军精锐的不惜代价之后,秦军终于占据了西陵城。

然而,他们只是占据了一座空城。

城内的百姓早已经被转移,虞军除了倒霉的,大部分也及时或是乘船或是入水,成功逃离,离开之前还放了一把火。

麃公所不知道的是,这场胜利其实是虞军故意送给秦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座城市已经被打烂了,烂到了守城方都没有多少优势了,所以虞军早就在西陵以西九十里的峡口筑了一座新城——峡口城。

峡口城后面还有两三座营垒。

秦军要是觉得攻占了西陵就能够入巫县,不啻于痴人说梦。

诸葛亮力主放弃西陵,其实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