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乐子人,以付费用户形态出击!(2 / 3)

这么想着,他抓着手机直接从沙发上起身,拎起了剧组那台在当地买的破金杯钥匙,和宾馆的值班经理招呼了一声后,直接驱车驶离了宾馆。

……

下午四点多,冬日的日头已经西斜。

站在腾冲西南的国殇墓园门前,看着金黄色的夕阳将墓园中一座座墓碑和雕像镀上的一层金辉,李有志掏出了手机,开通了直播!

随着他标题为【听劝小哥,在线科普】的直播间开通,瞬间十几万网友便涌入到了直播间内。

看到站在斜阳中的李有志,以及他身后的国殇墓园大门,弹幕中直接就是一片“卧槽”!

“卧槽大过年的,小哥你特么直播上坟啊?”

“什么情况?”

看着满屏幕的问号,李有志淡淡一笑,漫步走到了墓园墓碑群中。

“刚才看到动态的评论区里,好多朋友们说对远征军的历史不太了解。所以想着趁着剧组休工没什么事儿,给大家做一下科普。”

对着直播镜头咧嘴一笑,李有志随意的停在了一排摆着祭品,似乎刚刚有人祭拜过的墓碑之前。

“中国远征军呢,顾名思义就是抗战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的部队,也称为中国赴缅远征军或者是中国援缅远征军。是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整编而成,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和罗卓英指挥。一共是9个师10万余人。”

面对直播间迅速增长到了二十多万的在线网友,李有志拍了拍身后的墓碑,继续介绍道;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但是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大部分部队退回云南大家可能听说过野人山就是在这一次战役,其中孙立仁部撤至印度组成了驻印军。

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重新整编的远征军和驻印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两军在畹町会师。到了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取消军级编制。

《团长》的故事,就是以远征军的两次战役为主线。像第三集川军团入缅,说的其实就是第一次入缅战役。而后续的故事,主要则以第二次战役解放滇缅公路补给生命线的松山战役为蓝本。”

直播间,随着李有志坐在墓碑前平静的科普,汹涌的弹幕逐渐安静了下去。

因为政策的原因,像远征军这种历史,并不是宣传主流。

但野人山的惨烈,是在历史书中出现过的。

听到李有志说起这段历史,直播间中的许多网友都沉默了下去。

看着消停了下来的弹幕,李有志从墓碑前站起了身,将镜头扫向了那密密麻麻的墓碑和不远处的纪念碑。

“这存续的三年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两次战役中收复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失地8.3万平方公里,歼灭日军4.9万余人,但同样也付出了六万七千余人的重大伤亡。光是松山一役,就有七千七百多人牺牲。”

随着李有志的镜头扫过,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墓碑,直播间的互动区一片寂静。

然而当李有志的镜头扫到纪念碑的左侧时,刚刚安静了下去的弹幕,忽然沸腾!

不为了别的,只因为那片位置上伫立着一个个雕塑,相比于纪念碑其他地方的雕塑显得是那么的矮小和稚嫩。

“卧槽,这些小孩子是怎么回事儿?”

“怎么这么多的娃娃兵?”

看到弹幕中网友们的疑惑,李有志将镜头定格在了那一个个娃娃兵的雕塑上。

“你们说这些娃娃兵啊,在松山战役期间,远征军第81师,新编预备队伤亡惨烈。当时滇缅这边大约七千多随军或者是战火中丧家的孩子作为兵员加入了远征军的序列,负责物资运送或辅助作战。他们最大的不超过十五15岁,最小的仅有9岁。这一片雕塑,就是为了纪念在松山战役中牺牲的一千多名娃娃兵而设立的。”

随着李有志的镜头,掠过一个个稚嫩矮小,身上穿着极不合身的军装,穿着草鞋,拿着比身高还高的步枪的雕塑,直播间此时已经增长到三十多万的网友们……绷不住了!

“不是小哥你干嘛,你要干嘛?大过年的给我们看这些,我特么眼泪直接窜出来了啊!”

“正在和老婆备孕,真的看不得这些……”

“啊啊啊啊,故意的,小哥你一定是故意的对吧?!妈哒《团长》首播收视不行,你特么这是专程过来报复我们的吧?!”

“哥,别这样哥、网友的泪腺也是泪腺啊!”

哔!

收到附加【沉重】的惊艳值,点!

看着一群沙雕网友泪目表情含量严重超标的弹幕,再听到耳旁一声惊艳值入账提示,李有志咧了咧嘴。

大哥大姐们志志也不想啊……明明是你们说不熟悉历史背景看不懂,我也很无奈啊!

看着直播间互动区里那刷到飞起的“声讨”,李有志默默的将直播镜头移向了位于墓园正中的纪念碑。

“在接到大家之前让我拍一部大众题材给平台引流的剧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抗战片。但是国内抗战影视剧的题材雷同太多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