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京都保卫战(2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76 字 1个月前

但实际上只有八千奉公众和近万武士的战斗力较强。”

“按理来说,日本起码也有近千万人口,作为朝廷的幕府不应该用这种兵卒才对啊……”

别说衣服,就连酷似尿不湿的兜裆布都被扒了个干净。

日军之中,除了武士能吃的稍微健硕些,其余人骨瘦如柴,就好像放大版的猴子。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前面的傅让承袭爵位,便是灭了安南。

如果他能灭亡一国,那承袭信国公的公爵就会容易许多了。

尽管他已经三十岁,但这個目标是终身的。

“不是我自吹自擂,若是给我三年以上的老兵三万,我能横扫日本。”

郑峻这话确实不是自吹自擂,就他今日的战损比来说,大明能拉出三万给他,可日本却拉不出五十万日军来报销。

当下的日本哪怕是一个统一国家,也顶多只能拉出二十万足轻罢了。

正当郑峻如此说着的时候,远处传来了马蹄声。

“渤海伯何在?!”

杨文率领前军抵达了琵琶湖,并轻骑先来寻找郑峻。

“平越伯,我在这里。”郑峻起身挥手,牵动了伤口,疼的他龇牙咧嘴。

远处的杨文见状,率领百余骑策马而来,郑峻也回头对汤旻和邓烃苦着脸道:“接下来的战事要有分功的人了。”

“渤海伯无碍就行。”策马来到众人面前,杨文看到郑峻没有什么大碍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昨夜闻你与倭寇交手便率军疾行而来,幸好你无碍,还斩获如此颇丰。”

杨文扫了一眼地上的日军尸体,他并不着急打出什么军功,毕竟他出发前,杨展、张纯等人都和他说得清楚,此战不论战果,他都能获爵。

“既然无碍,那我便传军令了。”

杨文从怀中拿出中军发来的军令,作揖过后宣读道:“着渤海伯郑峻、平越伯杨文率军往京都而去,三日内必须包围京都,不得放跑一人!”

“末将领命!”郑峻作揖应下,将军令接下后便朝杨文笑道:“接下来便需要我与平越伯通力合作了。”

“但请放心!”杨文回礼,郑峻见状也开始命令大军稍作休整,待辰时开始赶路。

一个时辰后,两军七千余人开始赶路,而逃离战场的今川高政则是在亡命奔逃。

尽管马匹矮小,但他们还是在黄昏之前赶到了京都城不远处,并将消息传回了京都。

从京都到丹波不过六十余里,因此消息送抵时正是深夜子时。

“明军已经击败了高岛和今川的五千人,四千余人阵没,当下京都只有不足一万五千人驻守,请将军回援!”

跪在帐内,传信的武士说完一切情报后等待回复。

被半夜叫起来的足利义持原本还迷迷糊糊,可听到明军登陆若狭,并在不到一天时间内就推进到了高岛,同时消灭高岛的五千军队后,他立马就清醒了起来。

“按照你们的说法,他们最快在明早清晨就能抵达京都,将京都合围。”

“他们在高岛的战事中使用了火炮吗?”足利义持询问关键情报,武士摇了摇头:“没有,但他们使用了火枪。”

“依靠火枪,他们在双方交手的第一时间便击毙了我方近千足轻,致使大军溃败。”

武士感到了耻辱,缓缓低下了头。

足利义持闻言紧皱眉头,毕竟明军没有发火枪给各国官船,因此他并没有掌握火枪的技术。

若说火炮还能依靠洪武铁炮来仿照,那火枪就难度登天了,完全没有参照物。

“传我的命令,卯时三军拔营,撤回京都城,另外通知后小松天皇陛下撤离京都。”

“让范政率领大野的军队从后方袭击敦贺,截断明军的退路,我亲自率领大军在京都拖住明军。”

足利义持沉稳下令,可同样被叫起的上杉房方、山名时熙两名将领却有些迟疑。

“将军,我们的火炮不如明军,一旦在平原作战,恐怕……”

上杉房方小心翼翼的开口提醒,足利义持闻言颔首:“我知道,但他们在高岛没有使用火炮,所以现在我们得先确定他们有没有携带火炮而来。”

“当初我们带着火炮去大野都千难万难,他们应该也不容易。”

“如果他们没有携带火炮,那我们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们的士气击垮后,接下来就容易许多了。”

足利义持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他们船上的洪武铁炮都是朱高煦淘汰长江炮台后装到船上的笨重货,炮身长八尺,重两千斤,算上炮车起码三千斤。

这样的火炮,在日本这样的地形进行运动战,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足利义持觉得明军的火炮既然威力那么大,那应该比他们的火炮更重才对。

正因如此,他才会觉得明军无法再这么短的时间里将火炮运送到京都城,毕竟就连当初的他都花了四天时间,而今日不过是明军登陆的第三天罢了。

自己撤军前往京都,急行军情况下最多中午就能抵达,届时可以试探进攻明军,如果他们没有火炮,那可以抓住火枪射击结束的间隙,一举击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