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改封诸藩(2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422 字 1个月前

走了进去,朱棣先坐下后,朱高煦站在他的身旁。

不多时,除了在外的秦、晋、楚、庆、蜀、宁等六王没有到,其余十七位在京藩王走了进来,其中有的是朱元璋的儿子,也有朱元璋的孙子。

当然,在这其中还有朱文正的孙子,如今的靖江郡王朱赞仪。

整整十七位藩王入座佛堂,除了朱高炽和朱高燧以外,其余人都小心翼翼。

“老二,当着这么多叔叔兄弟的面,你老老实实将你的想法说出来,不行的俺们再讨论。”

众人落座后,朱棣便让朱高煦直接把改封诸王的事情说出。

朱棣敢这么做,是因为现在的诸藩完全就是案板上的鱼肉。

在宁王站队朱高煦的情况下,天下只有五王拥有兵权,且加起来兵马数量只有六万。

这样的局面下,朱棣开诚布公的与诸藩交流,反而彰显了他的诚意,并且也表示了自己对朱高煦的支持。

有了朱棣的支持,那朱高煦就能对这些叔叔兄弟好好谈谈了。

他走上前一步,由于身材高大且气质凶悍,诸藩都心虚的低下了头,哪怕是朱高炽和朱高燧也目光躲避着,尽量不与朱高煦对视。

“诸位叔叔,王兄王弟,高煦先对你们作揖道个歉……”

朱高煦与众人作揖道歉,朱橚见状连忙起身要扶他:“殿下,您这使不得使不得。”

顺着朱橚的搀扶而起身,朱高煦便开口道:

“朝廷要削藩,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也是为了诸位叔叔、兄弟日后做打算。”

“不过朝廷的削藩,肯定是在保障诸位叔叔兄弟富贵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要对诸位叔叔兄弟不利。”

“封地改封一事,也是为了朝廷能更好的治理天下,小子可以承诺,改封之地绝不是什么贫瘠之地。”

说罢,朱高煦开始改封的事情。

在开始前,他便承诺了“秦晋周楚蜀庆”等六王的封地不会动,其次是兰州的肃王封地也不会动。

此外,宁王改封南阳,唐王改封襄阳,伊王改封汉中,鲁王改封嘉定,韩王改封重庆,辽王改封叙州,岷王改封临安,谷王改封曲靖,汉王就藩昆明。

除此之外,赵王就藩长沙,靖江王就藩桂林,安王就藩常德,齐王就藩广州,沈王就藩衡州,代王就藩思恩,郢王就藩郴州。

如此一来,二十三王的封地就被朱高煦给定下了。

其中代王和谷王、岷王三王和汉王朱高炽一起被册封到了偏远的云南和广西。

代王和谷王是因为建文的事情,岷王是因为他毫无背景,而汉王朱高炽则是为了躲太平。

他们四人心知肚明,正欲哭诉,朱高煦却不等他们开口便说道:

“日后藩王的俸禄也做出调整,除了布匹绸缎和香料依旧,庄田则是各自由两千亩到五千亩不等,茶引和盐引废除,俸禄设为亲王一万五千贯,靖江郡王等同亲王,其余郡王、公主则是三千贯,郡主一千五百贯。”

“各王府郡王郡主以下的将军与中尉、县主、郡君、乡君由各王府分发俸禄。”

朱高煦的豪气令诸藩张大了嘴巴,原本想要反驳的想法也收回了肚子里。

按照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更定的宗室俸禄来算,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

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自后为永制。

这其中,亲王的俸禄和盐引如果折色,顶多价值五千贯,郡王一千贯,公主驸马一共一千贯,郡主四百贯。

现在朱高煦一开口,宗室的俸禄基本都翻了三倍。

可以说,这对于诸藩的富贵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唯一的问题就是藩王们需要自己承担自己后世子孙的俸禄。

不过手握一万五千贯的俸禄,加上郡王还有三千贯,若是生下的郡王足够多,那再怎么算也是赚的。

想到这里,诸藩们也不开口了,朱棣见状则是气得差点把胡子拔下几根。

他没想到自家老二出手那么大方,这一开口起码让朝廷不见了四十万贯。

只是他没想到,朱高煦的话还没说完,因为藩王手里还有兵权。

“对于诸王府的护卫,亲王府只能拥有一个护卫,编制五千六百人,军饷每年八贯。”

“这笔军饷由朝廷出,但郡王府的护卫由亲王府自己出,靖江郡王府与亲王府待遇等同。”

朱高煦给足了富贵,接下来就要削护卫的,二十三位藩王原本的护卫数量应该在二十五万左右,但现在被朱高煦限制后仅有十三万不到。

他之所以给他们护卫,主要还是藩王改封后,大部分藩王的封地不太平。

当然,他这一开口,朝廷又得支出一百万贯,算上前面的四十万贯,朝廷对日市舶贸易所得基本消耗殆尽。

不过相比较洪武年间针对藩王和护卫所支出来说,宗室的支出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四十余万贯。

其实对于兵权,诸藩现在根本没有心思,毕竟他们的兵权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