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崽坑爷粮(2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07 字 1个月前

身下普通材质的长板凳,却比在武英殿之中的金丝楠椅子更为舒服。

环顾四周,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个个都因为早熟需要干活而晒得黝黑黝黑的,但他们的那种黝黑给人有不同的感觉。

小孩子们让人感到一种活泼可爱的童真在跳跃,青年男子们手臂青筋暴起,再添黝黑的颜色,显得是那么的活力,能干。

老人们虽然人老了,黑乎乎的皮肤松懈了,但看起来却能让人感到坚强里夹着些温和。

细数四周,那些小巷中长桌宴的百姓们的衣裳也是很单一的,几乎人人的款式都一样,只是有些颜色艳了些,有些暗了些。

瞧着他们谈笑风生,那笑声在朱高煦耳边徘徊,久久不愿离去。

“来,庆贺冬至,也庆贺我们凯旋而归!”

举起酒杯,朱高煦与亦失哈、林粟、傅让、张纯及王义等人纷纷对视,脸笑容难以收敛。

一杯酒下肚,整个人都温暖了几分。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朱高煦似乎应该庆幸,起码比起自家爷爷,自己还能感受到四周的人情味。

“干!”

“皇爷爷万福安康……”

几乎在朱高煦他们举杯痛饮的时候,南京城的朱元璋也在经过简短的大朝会后返回了华盖殿,并在这里接受了在京子孙的冬至唱礼。

坐在华盖殿内,朱元璋看着好似走马灯的子孙,尽管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他的子孙,可他却不能将每个人的名字都念出来。

这样的宴席,对于他来说,似乎与臣子一起用膳无区别。

望着张灯结彩的华盖殿,朱元璋那多了几分浑浊的目光放到了身旁的朱允炆身,他开口提醒道:

“过节,就不要太多礼数了,让他们都坐下,好好安生吃个团圆饭便是。”

“是……”朱允炆应下,此时的他比起半年多前已经成熟许多,身的那股自信更是无法遮掩。

他重新找回了自己,因为他的地位已然稳固,加朱高煦出走,他的自信自然也就回来了。

侧过身去,朱允炆便吩咐了班值太监去通告诸王、诸王子,让他们都放松些。

班值太监不敢耽误,当即照办,可架不住诸王与王子都放不开,这过节的家宴依旧规规矩矩,让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他没有表露出来,可这样的失望,却让他的胃口大减。

“羊肉炒,火贲羊头蹄,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羊血汤,元汁羊骨头,羊肉水晶饺,三鲜汤,绿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

殿内,班值太监不断唱出菜名,这适合吃羊肉的冬至节日里,所有人都等待着朱元璋动筷。

对此朱元璋却没有了心情,在数十个子孙面前,他缓缓起身,低头对朱允炆交代:

“这宴席你主持着,朕有些乏了……”

“是,孙儿会好好负责的。”朱允炆大抵是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因此很是听话的说了一句“孙儿”。

听到这个自称,朱元璋眼中算是有了一丝温度,但他依旧在朱允炆作揖过后转身离去。

“皇爷爷万岁……”

见他离开,殿内众人慌忙起身唱声送礼,朱允炆则是看着自家爷爷的背影,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很清楚自家爷爷为什么会那么低落,其原因追溯,无非就是三个月前信国公汤和薨逝一事。

傅友德、冯胜、谢成、王弼、汤和……

自家爷爷能念出来的名字越来越少了,兴许这些人的离去,让他感受到了冷落吧……

朱允炆表情复杂,可一想到奉天殿的那把椅子,他还是整理了心情,转头开始经营华盖殿内的这场为家宴。

“都坐下吧,爷爷走了,你们也能放开些吃了。”

脸挂起笑容,朱允炆和煦的对自己的叔叔兄弟们招待,同时也举起酒杯:“孤就先敬诸位叔叔、姑姑、弟弟一杯了。”

“太孙安康……”见朱允炆一饮而尽,诸王纷纷举杯,陪同饮下。

一杯酒下肚,朱允炆也重新坐下,目光在自己这一桌扫视了一番。

和当初的除夕家宴差不多,能坐在这一桌的,除了自家这一脉,便是留京的几位王爷了。

朱允炆低头吃饭,时不时与辽王朱植等人推杯换盏。

他们倒是热闹,只是在下首的宴席,朱高燧瞧着第一桌的景象,满眼羡慕:

“要是二哥在,估计也是坐那一桌吧……”

突然听到关于朱高煦的事情,旁边吃得正香的朱高炽手头一顿,抬头顺着朱高燧的目光看去,但很快又低下了头:

“兴许他在皇爷爷离场后就跟着离场了,这样的宴席他应该不会喜欢。”

不管怎么说,朱高炽还是很了解朱高煦的,即便两年前他性格没变化前,他也不是那种喜欢跟着一堆辈分、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吃饭的性格,更别提性格变化后了。

“倒也是,唉……”朱高燧摇头叹气:“二哥真是苦,被分封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说着,朱高燧拿起一只羊蹄,美滋滋的品尝起来,边品尝还边道:“恐怕在那吉林城,就是想吃些羊肉都不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