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曹丞相,送你份大礼(2 / 3)

是危险。贾诩可算得上是阴谋一派的王者了。此人不除,始终是我荆州的一大祸患。”

一个个唯恐殃及自己,都闭口不言,低头沉默。

刘备猛然抬头,转忧为喜,迫不及待的说道:“卧龙先生聪颖过人,必有以教我,快快说来,到底是何妙计?”

刘备恍然大悟,方才明白,诸葛亮刚刚所说,不过是试探于他而已,不好意思的尴尬一笑,走到诸葛亮面前,深施一礼,歉然说道:“我不知卧龙先生是试探于我,刚刚言辞不恭,还望卧龙先生见谅,莫要放在心上。”

刘备目光闪烁,脸上挂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既然昔日曹操擒拿了张辽,再赦免他的死罪,便将他招降了。我如今难道不能照方抓药,照葫芦画瓢,再得这员猛将?

诸葛明缓缓的摇了摇头,回到原来的座位上,轻轻的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香茶:“主公想多了。张辽昔日在下邳城为曹操所擒,一来他的家眷皆在下邳,全都落在了曹操的手里。二来旧主吕布已经伏诛,且吕布生前对他言不听计不从,并无恩义与他。所以张辽才会欣然归降。”

诸葛亮笑着看了看诸葛明,诸葛明笑吟吟的低头看着茶碗里飘动的茶叶,并不说话。

随之而来的,是一道血光。夏侯惇的整个脸上也如同西瓜的花纹一般,被从头顶流下的血迹条条染红。

夏侯渊性情温和,略微理性,急忙出来牵住夏侯惇的手,想让他平静下来,莫要冲动。

其余众将,也各自看着诸葛明,侧耳静听,不知道军师此计,又是什么妙招。

马良则满眼敬佩之色:“未见主公之前,便久闻主公仁德之名。今日看来,主公心地仁慈,德配天地。真乃古今仁人者也!”

忽然一人出班,嚎啕大哭。

曹操的眸子里,似乎要喷出火来,怒气中烧,伸脚将面前的书案踢翻在阶下。

诸葛亮这才说道:“主公,只要你将张辽囚禁在荆州,并不放回去。着人前往许昌散播谣言,就说张辽已经归顺主公。再命樊城的赵云果断出击,造几场大捷按在张辽的头上。”

诸葛亮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说道:“五大谋士之中,有一人孤冷寡淡,阴沉少语。但却又智高苍穹,荀彧不出,无人可与之争锋。”

“丞相!”

诸葛明淡淡的说道:“陈群入江东,此人并不认可,但却又缄口不提,可见此人城府极深。却在私下里给陈群以忠告,并让曹操派出夏侯德用以接应,可见此人与陈群的关系,非同一般。”

此次更是直接将合肥东线的指挥大权交到了张辽的手里。

说话之间,又遥指襄阳方向,怒声骂道:“刘备大耳贼,诸葛匹夫!早晚我吞并荆州,将你二人尸首悬挂城楼之上,曝尸十日,让天下知道违抗我的下场!”

“哈哈!”

其他文武众官大骇,不知道丞相又怎么了。丞相曾说他梦中好杀人,难道今日再添一病,盛怒之下,也要拔剑杀人么?

诸葛亮微微一笑,看着刘备说道:“我有一计,可令主公赢下张辽,使他从此与曹操势不两立。”

关羽丹凤眼忽然睁的老大,抬头看着诸葛亮:“孔明所指,贾诩贾文和!!”

诸葛明略一沉吟,已有计谋,站起来说道:“可以给曹操作书。问询于他,是否在乎文远的性命。若想文远不死,可商谈赎回的条件。”

关羽和刘备齐声问道:“赎回的条件?什么条件?”

一声闷响,夏侯惇的发髻连带头顶一块肉皮被曹操一剑削落,掉落在地。

“呛!”

“丞相,我愿领精兵十万,先攻鄱阳湖大营,灭了周瑜,报了夏侯德之仇,然后再挥师北上,与丞相南北夹击,覆灭荆州!”

程昱低着头,不敢与丞相对视,低声说道:“斥候可靠消息,文远在江夏与关羽水军遭遇,全军覆没,无一幸免。文远奋战无果,落水被擒,如今押在江夏水军营中。”

“但今日,张辽的所有家眷老小都在许昌,他若投降主公,他的一家老小绝难保全性命。何况曹操最是惯于收揽人心,张辽对他死心塌地的效命。片刻之间,也很难改变他的观点。”

可惜那个时候,他地位低微,连自己的属地都没有,始终没有勇气向张辽吐口,表达爱慕之心。后来曹操假意要杀张辽,刘备和关羽急忙求情,没想到曹操借坡下驴,借花献佛,趁机赦免了张辽的死罪,将张辽招入麾下,逐渐成为他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

二人携手揽腕,言归于好,上下级的情谊,更胜往昔。

“军师,若强留张辽在荆州,他的家小在许昌必被曹操所害,这是我不想看到的。然而文远乃是不世出的将才,若要就这样把他放回许昌,我又实在不甘心。不知军师可有良策?”

刘备听了诸葛明的说话,忽然一脸的痛苦之色,唉声叹息不已。

“嗖!”

刘备手抚微须,沉吟说道:“陈群智计虽不甚高,但情商却十分了得,不但五大谋士都与他交好,就是许昌的在京官员,王子王孙们,也与他相处的极为融洽。若说与他关系最好的,恐怕除了贾诩之外,其他四个都是极好,难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