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计策(2 / 3)

之内,自有捷报传来,便是蒋干事成之日!”

蒋干将酒杯里的酒喝了,躬身行礼,拜辞而去,衣带飘飘,潇洒自然!

“没想到我大营之中,还有如此贤才!”

曹操看着蒋干的背影,赞叹的说道。

“蒋干虽有胆识,但诸葛闻德算无遗策,不知道他可算到了这一招?”

贾诩一直不曾说话,这个时候,忽然开口说道。

荀攸低头沉吟:“当不至于!蒋干隐藏极深,世人知之者甚少,虽然昔日在江东立有微功,但孙权也不想担上害贤之名,对他不予宣扬,所以声名并未远播。”

程昱被曹操训斥之后,一直不敢说话,直到这个时候,才恢复了常态,缓缓说道:“诸葛闻德匹夫,似乎对我等众人了如指掌。但蒋子翼这一次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晾他诸葛有通天神算,也不会想到我丞相不动有名的谋士,却差出籍籍无名的蒋干!”

贾诩沉默不语,只是眉头紧锁,似乎依然忧心忡忡。

“蒋干此去,必能成功!诸葛闻德,我定要把你悬于襄阳城头,鞭尸三日,方能稍解吾恨!”

……

次日,天色微明,一抹朝霞出于东方,烧红了天际。

樊城北门之外的战火已经完全熄灭,但战场并未打扫,尸横遍野,车马狼藉,散发着别样的怪味。

不时有蛇虫出没其间,啃噬着残裂的躯体。

一只毛驴,由远及近,缓缓而行,踏着尸体,来到城下。

“九江蒋干,特来拜见子龙将军,望速速通报!”

蒋干一身布衣,双脚踏蹬,坐在毛驴上高声喊道。

守城将士,急忙通报于赵云。

此刻,赵云正与魏延、李严、文聘等原班人马,以及孟获、祝融、孟优、带来洞主等南蛮王的领袖齐聚大堂,商议防守策略。

“报!”

“城下一人从曹营方向而来,自称九江人蒋干,特来求见将军!”

巡城校尉疾步而入,来到堂口,躬身禀报。

“蒋干?”

赵云眉头微皱,看向李严。李严摇了摇头。

“无名之辈,从来不曾听说有此号人物!”

文聘、霍俊各自摇了摇头,均不知道有此人物。

“蒋干?俺知道这个人!”

忽然孟获站了起来,哈哈大笑着说道。

“大王,莫非你与此人熟悉?”

赵云惊诧的看着孟获,想不明白身在蛮荒之地的孟获,怎么会认识曹操营中的人物?

“既然登门拜访,何不令他进来?我与他乃是故人,多年不见,也想会上一会!”

孟获哈哈大笑,并未直接回复赵云的问题。

赵云点了点头,命人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引蒋干前来。

他虽然疑窦重重,但既然孟获是军师诸葛明差派而来,想必军师自然思虑周全,早有安排了!

他坚信军师诸葛,算无遗策,不会遗祸樊城!

须臾。

蒋干款款而来,布衣麻鞋,手执羽扇,来到堂前。

“蒋干奉丞相之命,前来拜望将军!”

蒋干来到赵云面前,躬身行礼。

“你我两家,势同水火,但有言辞,战场上见便是,又何必多此一举,辛苦你来这一趟!”

赵云面色阴沉,冷冷的说道。

“将军英勇,有万人之敌。但樊城之外,丞相的兵马,又何止十万!赵将军虽然一时得逞,打了胜仗,但孤军不能持久,早晚城破,悔之晚矣。”

“若能投降,归顺我主曹丞相,效力国家,复兴大汉。以将军的勇武,必能建旷世大功,名垂青史。”

蒋干面色从容,言笑自若。

身旁蒯越、李严等人,知道此人必然是辩士,最善口舌之利,与他辩论是非,纯属浪费时间。

“你入城之前,可曾看到那遍地的尸体?丞相既然心怀天下,体恤士卒,为何令部下暴尸荒野,为腐草虫蝇所食?与其在此滔滔不绝,不如即刻出城,收拾残局,再战生死!”

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与关羽大同小异,极具威严,此刻出班沉声说道,句句嘲讽。

“心怀天下者,不拘小节。丞相志在扫平六合,又岂能在意城外方圆十里之地?且从军者,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者,幸也!我丞相部下八十万大军,依旧个个视死如归,宁愿为国家赴死!”

“呛!”

文聘忽然拔出手中的宝剑,寒光一闪,大堂之中,升腾起一丝寒意。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但你若再多说一句,试看我宝剑新磨,利也不利!”

李严、霍俊等人,也一个个横眉冷目,怒视着蒋干。

蒋干面色一变,目光飘忽,看向赵云。

“我奉荆州刘皇叔之命,驻守樊城。唯有战死,绝无投降之意。你不过是个呈口舌之利的书生,我若杀你,坏了主公的名声。你速速出城,若再怠慢,我纵有饶你之心,我部下众将,也绝不会放过你!”

赵云浓眉低沉,目光冷厉,右手按在剑柄之上,言辞决绝。

“既然将军铁了心与丞相血战到底,我亦不再多言。”

蒋干见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