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曹操爱才:若我得诸葛庸,何愁天(2 / 7)

如虎添翼!我父亲怎么如此沉寂,他真忍得了?”

杨修起身,提着茶壶给曹植满上一杯清茶,又将茶盘内的果品剖开,放到了曹植的面前。

微微一笑,缓缓说道:

“此时丞相,忧心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到荆州,指挥千军万马,踏平刘备!”

“但却又是有心无力,只因许昌粮库,早已空虚,若粮草不济,妄动大军,无异于自取死路!”

“丞相治军多年,这点道理岂有不懂之理?因此才只好隐忍,等待机会。”

曹植恍然大悟,如梦方醒!

“难怪这几日,父亲一直深居简出,也不宣我们几个进府。原来是有这件烦心之事!”

但转念之间,立刻脸上又浮现出了一丝喜色:“德祖,你聪慧异常,不弱荀彧贾诩等人,可否能思量一计,解脱父亲的苦恼?若如此,我也好在父亲面前,崭露头角,让他知道我也并非碌碌无为,不问政事的书呆子。”

曹植举起茶杯,礼敬了杨修一杯,两人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此时我早已思量多时,只是因见公子伤势未愈,所以不曾提起。”

杨修面容淡定,成竹在胸:“我有一画饼之计!可在瞬息之间,为丞相筹措粮草,解除燃眉之急!”

曹植大喜,凑上前去,勉强压抑住兴奋,低声问道:“计将安出?”

“许昌粮库虽然空虚,但氏族手里,依然丰裕。冀州更不用说,氏族手里的粮草,抵得过数个国库!但若要他们主动献出,却是难上加难!”

“若我们许诺,以荆州产业做抵押。他日拿下荆州,荆州的赋税、贸易皆交给许昌氏族们经营。条件便是让他们捐赠军粮,资助丞相尽快发兵,攻打荆襄!”

杨修目光闪烁,意气风发!

“这些氏族,唯利是图!若以丞相之名做保,以荆襄赋税作抵押,必会欣然同意,资助军粮!”

……

丞相府里。

曹操独身而坐,眉头紧皱,手里提着一只竹筷,指指点点的描绘着桌面的一张已经皱成了崇山峻岭一般的纸张。

这张纸上,是根据蔡瑁历来的信件,以及往年刘表呈报给朝廷的财报所总结出来的荆襄九郡一年的赋税产出估值。

初,曹操征伐袁绍,平定辽东,天下九州,占据大半。

那个时候,刘备为蔡瑁所排挤,已经在荆州无容身之地,龟缩在新野,朝不保夕,委曲求全。

曹操已经料定,刘备此生,再无崛起之日,而且那个时候,他心头的大患,乃是西凉马腾!

因此他以曹仁为主将,代替自己,征伐新野,捉拿刘备。而自己则筹谋策划,将马腾诓入许昌,又令程昱行卑劣之计,把徐庶也赚入许昌。

可没想到,曹仁差点一战被擒,全军覆没!

而刘备却如虎添翼,吞噬荆襄,挥军如闪电,行兵如鬼魅!

眨眼之间,原本太平一统的荆襄,忽然成了乱七八糟四分五裂,而刘备一日下十七城,一鼓作气拿下了荆襄三郡,还占据了襄阳。

那个时候,他本欲兴师,不想祸从天降,自己最宠爱的儿子曹冲,突然中毒而亡!

这令他方寸大乱,贻误战机。

等他清醒过来,为时已晚。刘备再次兴兵,征伐蔡瑁!

荆襄九郡,眼看就要全部落入刘大耳的手里!

粮草!

若是粮草充裕,他一分钟都不会耽搁,立刻便要跃马挥鞭,直插荆襄!

可粮草不济,三军不敢轻动!

“许昌氏族,必有粮草。但若强取豪夺,虽也能办到,只要许褚的虎贲军过去,立刻便能将所有粮草运回来!但这样却会令北方氏族,人人自危!真要是被江东和荆襄的人利用,则我大后方,有倒悬之危,我何敢在外征伐?”

“但若不拿他们的粮草资助,急切之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凑齐粮草……兵贵神速,再迁延下去,恐怕刘备的势力,都要扩展到益州了!!”

曹操长吁短叹,拿不定主意。

“若要以荆襄的赋税为抵押,凭借孤的身份作为担保,许昌氏族,当会与我达成协议,捐赠军粮……”

“可是我堂堂大汉的丞相,岂可为了这等蝇头小利,自贬身价,与他们那些铜臭之人谈判求援?”

曹操将手里的纸张轻轻弹了弹,又烦躁的将纸张握在手里,揉成了一个纸团。

但思量片刻之后,又忍不住将手里的纸团展开,重新规划着。

事情紧迫,没耽搁一天,便有一天的变故!

说不定明天的斥候来报,西凉马超,已经归附了刘备。再一日,汉中张鲁,一周刘璋,皆投降于刘备……

刘备的诸葛军师,行事诡谲,每每行计,神鬼莫测,令我寝食难安……

曹操忽然又想起蔡瑁的信,急忙再次打开,细心看了一遍。

诸葛庸?

难道刘备的军师,真的不是卧龙诸葛亮,而是诸葛庸?

这个诸葛庸,到底是何方神圣!

“哒!”

曹操烦躁已极,端起茶碗牛饮了一番,重重的将茶碗顿在桌上。

曹操爱才!

“若我得诸葛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