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许昌五大军师,再谋荆州,对决诸(2 / 3)

谕,命荀攸、陈群、贾诩、程昱、钟繇再思对策。”

……………………

军师府。

得了丞相谕令,荀攸、陈群、贾诩、程昱、钟繇五人聚首。

五人齐聚,除了贾诩之外,其余四人皆是眉头紧锁。

陈群率先开口,询问诸公:

“驱虎吞狼之计并未奏效,还平白折进去两城印绶,实乃大亏啊!”

“眼下,那刘备军中的谋士定然已有防备。”

“丞相说再思计策,可该如何啊?”

程昱长叹口气,摇了摇头:

“只叹那刘备军师才智通天,竟屡屡看破我等计谋。”

“难道我等,竟真个如此天真不成?集众人之谋,也斗不过他一人?”

钟繇不愿听这话,他开口反问:

“仲德,何苦灭自家志气,长他人威风?”

“一计不成,再想一计。难不成,那刘备的军师还能次次都能看破?”

“刘备不过八万兵马,即便算上荆州十万水师,也不过十八万而已。”

“十八万,不阖一战!”

“那刘备军师,根本没有退路。咱们可以一计错,两计错甚至是计计错。”

“可刘备军师,却承受不住一次错算!”

“我等只需要成就一计,便可破刘!”

不得不说,钟繇的话很有道理。

他们背靠曹丞相这座大山,以整个汉室为棋,执弈天下。

可刘备的军师,只有区区十八万兵马而已。

双方的容错率,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

刘备的军师,经不起一次失算。

而他们,却只需要一次成功。

众人听了钟繇的话,苦笑摇头。

“元常,伱这话,分明是在夸赞刘备的军师。”

“那卧龙能以如此危急的局势屡次破我大军。”

“换作你我任何一人在他的位置上,恐怕都凶多吉少。”

“如此一看,反倒是我等五人加在一起,都不如他卧龙一人尔。”

原本还战意高涨的钟繇听了这话,心里的那股傲气也瞬间减弱不少。

诚如众人所言。

两相比较之下,他们背靠曹丞相,背靠汉室,居然还能屡屡失败。

这就足以说明,他们比不过卧龙。

钟繇想说些什么驳斥一番,可思忖半天也没想出什么话来。

最终只得悻悻地座回原处,不再言语。

坐在首位的荀攸时刻关注着众人。

他发现,自始至终,贾诩都没有任何表态。

就连神态举止都泰然处之,好似讨论的这些,与他毫无关系一样。

荀攸猜测,贾诩定然是心里有计。

他开口问道:

“文和,可是想到了什么?无须顾虑,但讲无妨。”

贾诩被点名发言,他开口说道:

“我刚才一直在想,荆襄之地的真正难点是什么。”

钟繇闻言,不假思索地说道:

“还能是什么?自然是刘备!”

贾诩摇了摇头:

“非也。”

“刘备只是入主荆州,他初来乍到,短时间内不可能统御整个荆襄。”

程昱听出了贾诩话里的意思,他试探性地问道:

“文和,你的意思是……”

“荆州士族?”

贾诩点了点头。

“正是。”

“试想一下,荆州士族盘踞多年,他们才是真正的掌权者。”

“刘备想要统御荆襄,势必要得到这些土著士族们的支持。否则事倍功半,寸步难行。”

“而士族又……”

话说一半,陈群茅塞顿开:

“士族又贪生怕死,不敢拿多年基业豪赌,皆是望风而倒的骑墙派!”

“谁赢,他们帮谁!”

“而丞相携大军南下,与刘备之间,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届时只要放出消息,这些荆襄士族们自然会倾向我们!”

众人闻言,皆是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若是这样,定然能成。

荀攸若有所思,他担忧,如果刘备真能笼络荆州士族,那又该如何?

他偏头看向贾诩,发现贾诩还想要说些什么。

荀攸开口问道:

“文和,你想的,可是此计?”

贾诩思忖片刻,最终摇了摇头,说道:

“非也,并非如此。”

陈群眉头轻皱。

不是此计,那还能是什么?

“文和,别兜圈子了,快说来听听。”

千呼万唤,贾诩这才是勉强开口:

“荆襄士族今日多与许昌有书信往来。”

“他们也在多方权衡,寻求破局之策。”

“我想的是,不若将这些往来书信公开出来,告知天下。”

“逼迫荆襄士族选边站队。”

“他们想做墙头草,那就逼他们不得不与刘备决裂。”

“届时,人为鱼肉,我为刀俎。”

“予求予取,之手可摘!”

不得不说,贾诩这“毒士”的名号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