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欧美推理简史(2 / 4)

“其内写了很多由于的设想,比如侦探努力破解的密室,只是因为意外造成的,凶手根本没有想要制造密室……”

“这种因为意外,或者是巧合的设定,被当时看来是‘反推理’,更是埃德蒙·本特利想要终结推理小说,对推理小说开的第一枪!”

“只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埃德蒙·本特利不但没有终结推理小说,反而让推理小说成为了具有现实主义的故事,由此,引导了黄金时代的到来!”

“1920年,‘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带领着她的出道作《斯特尔思庄园奇案》,出现在了读者面前,其中的‘心证推理’和文学处理方式,成功的开辟了推理小说新的道路。”

“六年后,‘密室之王’迪克森·卡尔,创造了短篇推理小说《山羊的影子》。”

“在迪克森·卡尔出道后的三年后,‘逻辑之王’埃勒里·奎因发表了《国名系列》的第一篇《罗马帽子之谜》。”

“就这样,‘黄金古典三大家’在1920年至1929年这段时间相继登场,欧美推理迎来了推理史上的最高峰!”

“而彼时,江户川乱步老师也在1923年,承袭了爱伦·坡老师的意志,开启了曰本的‘推理元年’!”

“黄金推理三大家的高峰,现在统称为‘黄金古典推理’,在曰本又被叫做‘本格派推理’!”

江留美丽将波子汽水一饮而尽,继续开口:

“舞城老师,对于黄金古典三大家,我想您应该算是如数家珍,我也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我想要说的是,随着欧美的黄金古典三大家,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产量下滑,欧美推理界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欧美本格派推理’也渐渐地走向了末路。”

“和席卷了曰本推理界松本清张老师的‘社会派推理’一样。”

“欧美的推理市场变化的甚至更早。”

“从1929年,也就是埃勒里·奎因老师写出《罗马帽子之谜》的那一年。”

“在‘冷硬派推理先驱’达希尔·哈米特先后出版了《血腥的收获》,《马耳他之鹰》后,‘冷硬派推理’便成为了欧美推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不可或缺,并不意味着大众。”

“使得欧美‘冷硬派推理’慢慢的从小众文学走向大众。”

“这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冷硬派推理大宗师”雷蒙德·钱德勒,与罗斯·麦克唐纳!”

“这两位与达希尔·哈米特并称为“冷硬派推理三大家”,分别以《血腥的收获》,《漫长的告别》,《眼中的猎物》成为“冷硬派推理”最强的三人。”

“甚至连写出了《梅格雷警长》的乔治·西默农都没能得到这样的评语。”

“就是这‘冷硬派三大家’,将‘冷硬派推理’推向了最高峰。”

“先后影响了无数的推理作家,导演,编剧!”

“借由‘冷硬派推理小说’这一题材,间接的影响了著名的‘黑色幽默电影’诞生!”

“随着‘本格派推理’后继无人,在‘冷硬派推理’这种强烈的冲击之下,使得‘本格派推理’更是被挤压到近乎销声灭迹的地步!”

“直至现在,还在捍卫‘黄金本格推理’的欧美作家,只剩下写出《死亡之屋》的海伦·麦克罗伊,写出了《长方形的房间》爱德华·霍克,写出了《众灵之祷》的柯林·德科斯特这三位大师。”

江留美丽说完这些,重重的舒了一口气:

“粗略的讲完了欧美推理史后,我们说回正题。”

“由于欧美市场,经历过非常漫长且十分饱和的古典黄金推理时代,可以说,欧美推理已经扎根在欧美读者心中,成为了欧美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由于古典黄金三大家的产量下降,后继者无法继承光辉也就算了,甚至连余辉都维持不了。”

“于是,欧美推理史上出现了极为‘黑色’的一幕。”

“‘冷硬派推理’迅速的扩张,承袭了达希尔·哈米特,雷蒙德·钱德勒,罗斯·麦克唐纳的‘当代冷硬派第一人’劳伦斯·布洛克带着他的《马修侦探》彻底的击垮了‘本格派推理’!”

“至此,除了几位还坚持着‘古典本格派推理’的大师外,整个欧美推理界,只剩下了‘冷硬派推理小说’,‘犯罪小说’,以及‘悬疑惊悚小说’。”

“这种情况对于作家而言并无大碍,但对于读者却苦不堪言,因为‘本格派推理’在欧美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

“在近代却突然一下子销声匿迹,这让一众读者都犯了愁,这种供需不对等,让很多作家愿意更改赛道,复兴‘本格派推理’!”

“只可惜……欧美‘本格派推理’的复兴屡次失败。”

“于是,欧美地区的出版社便将目光盯向了,渐渐和欧美推理比肩的曰系推理。”

“虽然我们这边的‘本格派推理’,也受到了‘社会派推理’,‘冷硬派推理’的严重冲击。”

“但依旧还有横沟正史老师,高木彬光老师,鲇川哲也老师这三大宗师级别的作家坐镇,近些年的,西村京太郎老师,土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