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古代版的吃瓜群众(1 / 2)

刘青河以为那个少府府衙的大人,做的是马车的轮子,没想到最终这个轮子会被放在了水里。

能让那个大人做那么长时间的东西,他不相信那只是一个没什么用的装饰品。

意识到“轮子”可能有很重要的作用,他看的更认真,想研究出来这轮子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刘青河盯着河里的“轮子”看了好一会儿,依旧看不出来个所以然。

不过等官府的人走过去,掀开河岸盖着的稻草,露出里面的东西,他突然有了些想法。

因为那里有些东西他认识,比如石磨和石碾。

刘青河看着官府的工匠们忙活了好一会儿,用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把河里的“轮子”和岸上的石磨、石碾连接起来。

这下他心里的想法明确了很多,这个“轮子”应该能让石磨、石碾动起来!

大山村的村民们在近处看时,已经从晕车状态缓过来的姜团,跟着姜启走到了一个小山坡上。

这个小山坡位置很好,既能看到不远处的水车又易于防守,有人来刺杀,很容易就能被发现。

姜团居高临下,看到乌压压的人群,问:“陛下,你跟百姓们宣传水车了?怎么这么多人来看?”

“朕这是跟你学的。”

“跟我学的?”

姜启确实是跟姜团学的,豆腐刚做出来的时候,为了尽快推广出去,对方给他出了个主意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就是编造一个夸张的故事,引起百姓们的注意,从而达到让百姓们都知道的目的。

经过郁渊的制作和解释,姜启知道水车除了可以给磨豆腐、榨豆油提供便利,它最重要的用途在于灌溉。

大夏不是没有灌溉的概念,更不是不知道灌溉,难点在于怎样把水从河里或者是井里弄出来。

在没有机器的年代,打水绝对是个很耗费时间和体力的事情。

由于没有打井的工具和技术,离河流又远,很多地方的农人只能靠天吃饭。

老天爷心情好风调雨顺,收获的就多一些,老天爷不开心,不是下暴雨就是不下雨,颗粒无收的时候也不是没有。

所以要是能有一种工具,可以帮农人把水从河里弄出来,再经过一些管道流到田地里,将会大大加快劳作的速度,减少农人的投入。

鉴于水车的重要作用,姜启想把它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让有条件的农人都用上。

不过和豆腐、火炕一样,受限于古代的传播速度,想以很快的速度把它传播出去有些困难。

在制作水车的时候,他已经跟郁渊商量好了一些办法,然而他们的办法还没开始实施,水车刚立在龙爪河里,就有一些老者出现了。

老者们哭着喊着不让建水车,说是给河加了轮子,会让河流跑走。

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姜启会无比头疼,既理解百姓的愚昧无知又觉得他们太傻,最终只能靠帝王的权威把这群人镇压下去。

而这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不再头疼,甚至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可以把水车迅速传扬出去的机会。

或许这个机会,会比他们商量的方法还要好。

姜启是个非常善于抓住机会的人,知道这个情况后,他立刻找了一批人去河边响应那些闹事的老者,尽量在控制范围之内把事情闹到人尽皆知。

有了支持者,老人们虽然被劝住不闹了,但是蹲守的热情更高,每天都会在工匠安装水车的时候来,工匠走完他们才会走,特别准时准点。

人们都爱看热闹,大夏人怎么可能例外。

皇帝陛下给龙爪河安了个轮子,一群老者在河边闹事,认为安上轮子河就会跑,不过陛下说这轮子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坚决要造。

这些消息一个比一个炸裂,立刻吸引了一大批百姓前来看热闹。

利用百姓爱看热闹的心理,夸大一些事情,把水车宣扬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就是姜启的做法,目前看来很成功。

听了姜启的解释,又看了看河边的人群,姜团有感而发:“原来他们是古代版的吃瓜群众啊!”

“叔父,何为吃瓜群众?”

姜怀和姜团接触这段时间,会时不时从对方嘴里听到一些陌生的词语。他对那些很奇怪却又莫名合适的词语很感兴趣,听到就忍不住要问一下。

对于姜怀的好奇心,姜团每次都尽量满足,毕竟这也算是传播现代文化的方式之一?……?

“吃瓜群众就是看热闹的人,你看下面的人,大部分都是来看热闹的,真正来看水车的没有几个。”

姜怀眼神很好,随着姜团指的方向看过去,很多百姓们脸上带着笑容,指指点点的说些什么,确实是一副事不关己、纯看热闹的样子。

“无碍,等水车动起来,朕相信总有人能看到它的用处。”

事情如姜启所料, 当水车在水流的作用下缓缓动起来,带动石碾、石磨转动的时候,有人在惊叹。

当少府的工匠让石碾、石磨停止,又让水车把水从河里弄上来的时候,围观的百姓们已经非常激动。

在场的大都是农人,太明白灌溉的重要性,知道要是有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