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有请赵总师讲话(2 / 2)

跟了上去。

出会议室的时候,他回头瞥了一眼赵默,看到赵默正和副部长握手谈话。显然,完成了压阵和宣布上级通知的副部长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晚点就要回去了。

徐威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不知道是渴望还是羡慕,或许是嫉妒吧。

那么年轻就身居高位

到了匡先涛办公室,匡先涛也没和他说太多,只叮嘱他道:“现在木已成舟,虽然我一百个不同意上级这样操作,很想一走了之撂挑子,但east团队不能散,这么多年的心血不能浪费。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量配合他,同时不让他乱来”

徐威听着就很反感,这话其实就是告诫他别乱来,于是忍不住说了句:“你放心好了,我没那么没脑子。”然后便生气的转身离开了。

匡先涛顿时满脸无奈了,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口,最后只剩下一声长长的叹息:“哎”

他很想说你知不知道我多少个夜晚没睡好觉,就是在操心这事?

但想想还是算了,说出来没意义了。

心血不能白费!

这是他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信念了。

另一边,赵默全然没有考虑这些,送走那位副部长后,他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尽快实验,取得他想要的数据。

当天下午,赵默让匡先涛把east研究所这些年研究的资料全部搬过来给他看。

对于这个要求,匡先涛立即照办的同时也怔了一下,因为这种路数还是比较稳妥的。

每到一个地方就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开始指手画脚,往往干不成事。

能干成事的,往往都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先说多听多看,等看完了听完了思考之后再来指手画脚。

这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匡先涛原以为赵默年轻气盛,自身能力又强到离谱,此番跑过来他们这边会第一时间就“烧火”,没想到赵默竟然先调查。

一时之间,他心中对于赵默的感官立即有了一丝变化。

“就先看看”

匡先涛到底还是保持着警惕。

“91年6月接收的大毛t7部件,开始了改造”

“94年12月,首次获得了等离子体……”

“03年10月正式更名为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07年通过了国家验收,当时就获得了稳定的、可控的具有大拉长比的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放电,最大电流0.5ma”

“10年实验实现了150万摄氏度偏滤器长脉冲等离子放电,最高等离子体电流达到了1兆安”

……

匡先涛搬来的资料很多,赵默抓大放小,把细致的一些资料全部让他带来的六名学生去看,有问题的汇报给他,他自己则纵观整体。

通过整体的浏览,再大概翻阅了一下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一些更细致的参数,赵默对于east的现状渐渐的有了大概的了解。

而对于他的六名新学生来说,这一次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实践学习的机会。

要知道,在学校里,他们学的最多的是理论。哪怕五道口资源雄厚,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也非常深入,也有一些实践学习,但又怎么比得上east这个国家级别的科研工程?

这里的资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座知识海洋。

能吸收多少,多少就是有用的。

赵默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无不非常的兴奋,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高兴、激动的笑容,迫不及待的就翻阅起资料来。

当然,他们也知道,导师给了他们机会,其实也是一种考验,考验他们对可控核聚变的认识和研究有多深。

说不定什么时候,导师问他们问题。

资料一直看到了下午四点钟,赵默看完了他关注的那些点,略微思考后便将资料放在了一边,拿起纸和笔开始撰写资料。

解决完了杨米尔斯方程组后,他发现了引力和暗物质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暗物质方程和超导机理,更重要的是智慧等级升级到了lv9。

他不仅破解疑难杂症的能力更加厉害了,学习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更加的厉害,而这也是他有着自信向内阁自荐去完成可控核聚变这个永远五十年的工程的原因。

顷刻间,无数的灵感从他脑子里生出,沿着手臂,从笔尖流出,流转到了a4纸张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