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这不算什么进展吧?(2 / 2)

默的评价也是很高,所以为了我们国家超导领域的未来发展,他就下定了决心,舍下了老脸主动跑过来。

现在事实来看,赵默没有辜负黄诚、韩林、司马领导等人的评价,也不枉他主动此行了。

随后,两人就交流了起来。

当然,主要还是赵贤说,赵默倾听,只时不时的插上几句话、说些自己的理解,然后问些自己碰到的一些问题。

黄诚偶尔也参与讨论。

一时之间,三人反倒是像在开学术交流小会。

一直到下午,等到赵贤讲的差不多了,赵默才开始了他这段时间研究的讲解。

“石墨烯?”

毫无疑问,黄诚也好,赵贤也罢,都被赵默说的“石墨烯超导”给惊讶到了。

黄诚惊讶道:“这种材料也能用来做超导材料吗?”

赵默微微一笑道:“一切皆有可能呀~”

“……”

黄诚怔了一下,然后失笑道:“好吧~”

自从李宁在2002年提出“一切皆有可能”这句广告台词后,以至于国人的印象都变成了这句台词=李宁,他也不例外。

一旁的赵贤则在惊讶过后深思了起来,的确,这也是一个大方向,于是问道:“研究有进展吗?”

石墨烯是明星材料,自打出来后就很火。

特别是去年之后,石墨烯就更火了,街知巷闻。

因为在去年的10月5号,诺贝尔物理学奖就被颁发给了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两人,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这些年,诺贝尔奖在国人的心目中和神奖差不多,能拿诺奖的,无一不被认为是大佬中的大佬。

菲尔兹奖、甚至我国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很多国人心目中也是远远不及诺奖的。

所以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出来,两位科学家研究的“石墨烯”材料立即成为了时下最火爆的材料,无数的报道、赞誉铺天盖地一样。

现在赵默尝试在石墨烯的基础上研究超导,不足为奇。

当然,赵贤并不是因此认为赵默是蹭热度,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赵默在石墨烯的研究上是很有实力的,也很早就在这个方面发力。

已经发展到了有“宁王”之称的ND时代,据说就应用了赵默的“石墨烯”电池技术。

而据他所知,秘密单位这些年出现了超级电池,也是应用了石墨烯技术,而且是真正的石墨烯技术,说是赵默主导研制的。

某个方面来说,也是没有公开罢了,一旦公开,赵默说不定都能去争一争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我这段时间的一些思考,请您老斧正~”

赵默没有细说,而是把这段时间的手稿递给了他,然后叹了口气道:“目前有些失望,并没有发现什么令人惊喜的进展。”

赵贤没有说话,伸手接过就立即看了起来。

每看完一页,赵贤就把看完的这页递给旁边的黄诚,请他一起看。

唰~

唰唰~

办公室内的声音静了下来,只剩下了纸张翻动的声音。

每一页,两人都看得仔细,但两人都不是材料和数学、物理都精通的大佬,所以里面涉及到自身核心专业外的东西比较让两人费解,不得不开口询问。于是,两人一边看,一边询问赵默。

“小赵,我看你这些写的很好啊,还有这里,不是推导出了双层石墨烯结构在转角结构下可以出现超导特性吗?怎么能说没有进展呢?”

看完资料的赵贤,对于赵默的这些研究还是很满意的,大大超出了他的期望,特别是石墨烯存在超导特性的推论,令他感到一阵惊喜。

在赵默的推论里,逻辑缜密,计算详实,虽然有些地方初看上去很反直觉,但结合赵默的论证,细想之下觉得还是很科学的。

至少现在他看到的这个推论,他认为没问题。

赵默摇了摇头道:“赵老,这不算什么进展吧?您也看到了,我推导出的这个,是要在80K液氮温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超导特性,距离室温超导差远了,而且相应的机理、我所期待的杨米尔斯方程并没有因此解出来~”

赵贤:“……”

黄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