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江山谁守?(2 / 2)

知道是他名义上的顶头上司主导力推的,这两年虽然反响不大,但力度坚决的很。

这里面,同样有赵默教授的推波助澜。

回想一下,阮民忽然发现一个很细思极恐的事情,那就是赵默教授提议的打汽车上天可能并不是一时兴起的,上面领导团队也不是无缘无故同意批复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的。

“据说,新能源汽车还是钱老很早之前就提出的,可惜斯人已去~”

想着,阮民局长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航天领域的指路人钱老,甚是怀念。

去年国庆之后,年底前的一天,钱老终于还是油尽灯枯,逝世了,去往了另一个世界。航天领域缺少了一个可以指出未来五十年发展路线的战略科学家,中国损失了一个擎天之柱的大科学家。

这种等级的科学家走一个少一个,他们也只能团队合作,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才智来窥探未来了。

他不无感叹的想道:“赵默是有希望,但~或许,后无来者了吧~”

不管如何,工作还是要继续干。

作为管理人员,这些也不是他操心的,是王总师、是龙院士、李院士、赵默教授等人该操心的。

随后,他全部的工作重心都投入到了长征五号B的试射任务中。

这个任务至关重要,不仅仅是一枚火箭的试射,更是YF-1000大推力发动机的试射和文昌发射场的首次启用,三重验证,没有其他事情可以与之比拟。

从上到下,每个人也都知道此次任务的重要,所以都不敢疏忽大意。

一时之间,众志成城。

很快,十天之后,发动机、火箭机体被通过海运开始往文昌转运。

发动机是新造的,有段时间了。

在试车进行到一定时间后,赵默就向上面通报了情况,建议可以安排新造一些,节省后续时间。

BYD那边,也加班加点,把特制的新能源汽车模型造了出来,开始在航天局的安排下拉到文昌发射场。

与此同时,重达二十吨的超级通信卫星也一并转运,等待试射成功后进行的首次发射任务。

和这个大家伙在一起的,还有其它的卫星设备、秘密实验设备等。

推力足够,肯定是要一次性多发射一些设备上去,这样才能减少发射成本,提高性价比。

对于这次试射,宣传口是很重视的,从前期选择了试射日期就开始报道,转运过程自然更加要报道了,非常的密集,就差跟踪报道了。

密集的报道,自然吸引了越来越多国人的注意,纷纷开始关注此次的发射。

然后,在预约现场参观的活动开放之后,网络上的报名通道立即堵塞了,一个上午就满额了,引得无数网友吐槽不已,恨自己网速慢、手速慢。

当然,这并不能阻挡有强烈观看兴趣的网友们。

在发射的前期,就有不少人在网上发消息说已经出发去海之南旅游,等待着此次发射时在可以在那边观看,还把望远镜给带上了。

立时之间,惹来了许多网友的强势围观,纷纷在下面评论说“速更”。

这是把这些能去现场的网友,当做了自己的眼睛,替代不能去现场的自己观看去了。

4月底很快到来了~

这时,赵默终于完成了演算草稿的精修,形成了最终的一篇论文。

正思考着发哪个期刊,或者直接发网上算了的时候,航天局阮敏局长联袂而来,把他拉走了,去文昌现场盯梢。

“不去也得去!”

这是两人的原话,根本不容许赵默第三次拒绝。

是的,赵默并不想去文昌看发射,遥看就行了,他该做的工作已经做完,所以之前阮民局长打了两次电话邀请都被他拒绝了。

“……”

赵默没奈何,只好收拾东西准备跟他们过去。

临走时,助手蔡斌走了过来汇报道:“教授,国际数学家大会给您发来了邀请函,邀请您参加今年在阿三国举行的数学家大会……”

“阿三国?”

赵默一听这个地方,立即拒绝道:“给我回绝他们,我不去。”

蔡斌:“……”

大佬,我刚才的话是不是没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