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山民问题(2 / 2)

历史,闽浙粤等地的土客问题其实并不严重,因为闽浙的客家人一直都在往江西回迁,但现在朱皇帝把闽浙夺了,闽浙的客家山民无处可去。

那就只有内部卷了。

而朱皇帝的新政看似不错,至少闽浙台弯百姓确实都高呼“皇上圣明”。

可对于这些客家山民而言,皇上管他们才是最大的剥削,他们根本不愿意去给皇帝交税。

“王爱卿可有对策?”朱怡炅问。

这事儿虽然难解决,但正如邬思道和王远奏禀那样,难解决也不能摆烂啊!

若是大明富有天下,还能慢慢处理,但大明如今就这两省半,浙江还好一些,只有浙南多山,有些山民,福建遍地山峦,山民不解决,相当于福建有一半实力都得被牵扯。

“……回禀陛下,微臣有一策,可先择一易攻之地,派大军前往进剿,不服者杀,以此震慑山民,届时,再行编户齐民之事。”王礼沉思片刻,还真给出了一条建言。

杀人立威?

倒是简单粗暴,可这样太过残暴不提,还很有可能会激发山民的触底反弹,爆发大规模民乱。

朱怡炅摇头:“不可,此法太过残暴,若是个个不服,岂非没完没了?”

“那臣还有一策。”

“讲!”

王礼说:“既然山民拒绝落户,那就不是我朝之民,既非我朝百姓,那便不能卖予他们食盐,胆敢有人卖盐给山民者,一律砍头抄家。

不仅是山民买盐要禁绝,便是我朝商贩也要禁止往山中收购山货,凡是进山收货的,一经发现严惩不怠。

而且,还要不定期安排前往山下巡查,若有没户籍者,全部抓去窑矿充作苦役,除非家人花重金赎走。”

这一连串政策,妥妥的暴政啊!

果然,这台弯知府不是白当的,折腾百姓的手段确实挺多啊!

不过比起直接出兵镇压,倒是温和多了,只要肯落户,那便没那么多事。

朱怡炅皱眉说道:“爱卿的法子好是好,可若是一味经济制裁,只怕还是要出乱子啊!”

这是肯定的,一味制裁不仅会让山民害怕,也会让山民同仇敌忾,怕是到时还是免不了要有乱事。

王礼没听过“经济制裁”,但也大概明白啥意思,说道:“此事易尔,只需放出优先落户者,许其保留全部家财,并允许每户购置大量食盐,这个量绝对要是其一家一户吃不完。

再许其能够贩卖山中货物,同样也要是其一家一户拿不出来的数额。”

这番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买吃不完的盐,那就是故意让他们卖给山民,去发财的。

如此一搞,只要一部分人尝到甜头了,那其他山民必定羡慕。

一面是对抗官府,买不到食盐在内的任何东西,而且还有生命危险,另一方面,落户了就可以保留家财,还能顺道发财。

怎么选还用问吗?

内部分化。

只要团结不起来的山民,那就是软柿子,任人拿捏。

当然,大军还是要继续驻扎的,总会有那么一小撮顽固分子会狗急跳墙。

朱怡炅总算点头表示可行,随后便是将此政令下发和执行下去。

这闽浙是大明的基本盘,山民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只有治理好了两省,那大明才有源源不断的战力。

清朝是没有陛下这个称号的,因为清朝皇帝不懂,觉得我既是皇帝,怎么能在丹陛下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