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钦差大臣(2 / 5)

得太过火,女帝就会及时出来跳停,给这越演越烈的局势泼点油,然后那些人表面上看似冷静下来了,实际上那眼底的火气却烧得更加旺盛。

\t

\t若非知晓这是女帝的一种平衡手段,池梨都怀疑其是不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非得拱火到看大臣们当朝打起来才好。

\t

\t也不知道吵了多久,朝理突然开始提及夏季汛期将至,是不是该派钦差大臣去监督各地河坝维修之事,以免汛期水流增大,以致河坝决堤,引发洪灾。

\t

\t这是每年都得做的大事,几乎成了国家的例行工作了,所以大家吵归吵,安排起来倒是有条不紊。

\t

\t只是后面又为了派谁去什么地方当钦差大臣而吵了起来。

\t

\t全国修建了河堤工程的地方有很多,所以需要派遣钦差大臣的地方也不少,以至于需要的人数同样不止一个,但这些地方有好有坏,富庶之地谁都想去,至于原因懂得都懂,而那些或是贫瘠或是环境险恶之地,却没有一个人想去,谁知道这趟去了能不能平安回来呢?

\t以往也不是没有钦差大臣半路出事故,或是在当地遇难的事情发生。

\t

\t大家即便愿意承担风险,但也得风险小于回报,或者相等才行,不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乐意去做?

\t

\t所以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女帝党与丞相党争斗得最为激烈的时候,他们互相都想抢到最好的地方,想把对手的人派去差的地方,甚至心怀恶意地想着对方的人有去无回才好。

\t

\t本来这事跟池梨关系不大。

\t

\t钦差大臣是正五品官才能当的职位,她一个从五品小官就算有心想表现也肖想不起,然而也不知怎地,就因为邢丞相突然来一句:“臣观内阁的池大人颇有才干,不如就派她去东南岷府,出任钦差大臣。”

\t

\t此言一出,全场寂静,然后无数目光刷刷地就往后瞄。

\t

\t整个内阁就池梨一个姓池的,邢丞相在说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t

\t有那些个好事者在心底默念:“来了来了,丞相终于对女帝安插在内阁的这个小钉子发难了。”

\t

\t也有人忧心忡忡:“东南岷府不仅民风野蛮,且还环境恶劣,池大人还是个女子,身子不比男子强壮,这一去,恐怕……凶多吉少。”

\t

\t“池爱卿,你意如何?”

\t

\t女帝对此面上没什么变化,只对着后方略一扬声,当朝询问起池梨的意见。

\t

\t“臣,愿为陛下排忧解难。”

\t

\t池梨脚下步伐往外一迈,从队伍里走出来,附身行礼,直接应下这个苦差事。

\t

\t不是错觉,在听见池梨居然愿意接下这个以往最令人苦难的苦差事,几乎全体大臣都小松了口气,连原本吵得激烈的几个派系彼此之间的气氛都缓和了不少。

\t

\t让池梨差点以为自己此举完全是为了朝堂和谐而做出的牺牲。

\t

\t事实上她也确实牺牲重大。

\t

\t所以为了不让自己人吃亏,女帝党的人开始站出来为池梨说话了,这个苦差事是推不掉了,但既然他们的人承了最苦最累的活儿,那该给的好处是不是大家都的来凑一凑?

\t

\t然后,经过大家的努力,池梨不仅得了一队人数为三百人的军队护卫,还获得了一笔一万两的修缮银,当然若是那边河堤出了事,引发洪灾,那这笔钱就是第一笔赈灾银子了。

\t

\t“那便封池梨为正五品钦差大臣,派遣前去东南岷府巡查河堤修缮事项,若是此事办得好,待你回来之后,朕,重重有赏。”

\t

\t最终女帝一锤定音,定下此事。

\t

\t池梨再俯首:“臣,遵旨。”

\t

\t回到家中,池梨告知父母此事,池秀才与许氏却并不关心女儿没几天又升官这回事,而是担心她去了东南岷府那边太过危险。

\t

\t夫妻俩甚至还异口同声地说要陪着女儿一起去,却被池梨拦下:“女儿是去办差的,差事办完还回来,您二老去干嘛,且还是留在这京都布置我们的新家,或是寻摸寻摸这京都附近有无人家卖田,再买几亩良田回家种粮食,您瞧瞧,家里那么多事儿等着您二老去办,哪儿走得开人?”

\t

\t“那就爹陪你去,你娘留在京中。”

\t

\t虽然知道女儿铁定不同意,但池秀才还是忍不住挣扎道。

\t

\t果然,池梨连犹豫一秒都没有,直言拒绝:“不行,爹若您太闲了,女儿可以给你找个地儿给您重新办个私塾。”

\t

\t所以去忙活自己的事业,别来她这里瞎掺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