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南洋霸主,起步就很稳(2 / 3)

宋、元时期就已经有很成熟的海运航线了。”

“你父亲想要改海运,我会大力支持。”

不愧是敢于向明末清初的南直隶士绅天团,挥舞起收税追讨大刀的朱国治,一次坑了一万三千多官员和士子。

上任漕运总督大半年,察觉到南北洋舰队的南下壮举,就点亮了海运思维?这很实干家啊。

但就像朱云巧解释的,内河漕运能支持明、以及清初三四百年的大动脉运输,自上而下早就是庞大的独立王国。

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就设立了漕运总督,督掌庞大的漕运帝国,控制着海量钱粮出入,几十年的运河包括黄河等年久失修,航道不顺,那是砸一笔钱进去……

被上下联手贪污挪用。

王守良甚至记得,原轨迹一直到康熙摆平了三藩,又举国支持运河、黄河、长江等航道修葺,足足支持了三十年,才理顺了内河漕运。

支撑起了清朝初中期的大动脉运输线。

然后到了嘉庆又完犊子了,嘉庆在位25年,但黄河大决堤就有15次,那是大决堤,不是小修小补。

再然后中晚清又因为河运改海运的事,足足折腾了几十年。

为什么?什么不合祖制、海运技术不行、风险大、制度不成熟等等,说来说去都绕不开一个***,内河漕运集团成为半独立王国,上下左右你抓一把,我拿一堆金银的腐败。

这比晚明时期的辽饷还夸张。

王守良想了想,“从立国之初,咱们赵国就是定义为海洋帝国,内河航运,不管是京杭大运河,还是黄河、淮河、长江等流域。”

“该治水修整是必不可缺的,修好了水路利于商贸繁荣。”

“但整个漕运体系,转移到海运方式也是必须的。”

“你下次转告你父亲,让他大力度革新,漕运开海运,以及大赵无海禁是必然的,放心做事,我肯定不会亏待他。”

朱云巧是个实干家,毕竟司令塔内无外人,她们也算是半年多的老夫老妻了,已经明白王守良是什么样的人。

当阿珂巧舌如簧、能说会道的时候,王守良轻抚阿珂的黑长直()

,“你这小馋猫。”

………………

几个小时后。

马尼拉海湾,当12艘巍峨的钢铁舰杀入近海水域,整个海港包括码头各地,都是一片大乱。

这才17世纪,木质帆船可没有那么多动不动几千吨的大吨位,荷兰人当马车夫的时代,几百吨就不是小东西了。

西班牙修建在港口附近的要塞炮台,更是快速悬挂起了各种旗帜。

王守良根本没在意,他早就知道,在一次次屠华事件发生后,马尼拉现阶段基本没华人聚集,大家都不是傻子,短短几十年被屠杀好几轮,谁傻啊。

所以,王守良亲自操控305mm主炮,对着岸防炮台要塞,轰轰轰开了几炮。

绚丽而恐怖的大爆炸,直接引爆了整个马尼拉,一炮一个足球场没了的威势,根本不是17世纪能阻挡的。

他这个赵王都亲自开炮了!!

南北洋水师其他炮舰,也纷纷宣泄起了火力网,一颗颗炮弹,不管是棉火药炸弹还是苦味酸黄色恶魔。

短短时间就笼罩了整个马尼拉港,针对各种西洋商船,针对马尼拉城,总督府等等。

炮击持续了多轮。

等四海号挥舞旗语,停下炮战。

很多人站在12艘钢铁蒸汽大舰甲板上,放眼眺望,已经是一片废墟,这种废墟就像是马尼拉经历了几轮八级大地震。

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好耸立的建筑了。

各种西洋人的残肢断体,包括断木板之类,笼罩了整个海湾,王守良再次发令,让三支海军陆战队上岸。

当一艘艘大舰接近港口码头时,北洋水师旗舰甲板上,姚熙之都满脸灿笑,对着鳌拜道,“鳌中堂,殿下一直说巨舰大炮,巨舰大炮,这是属于钢铁战舰的全新时代。”

“不知道鳌中堂目睹了这一战,有什么想法??”

鳌拜抓着自己的胡子,一脸的震撼和凌乱,“军事要塞级的城墙,城市,就这样完了?!”

这才多少轮炮击,入目已经全是残垣废墟,活人基本看不见了。

鳌拜同样知道,满清很不擅长水战,早在毛文龙没死的时候,只是盘踞皮岛的那位毛总兵,就给满清制造了多少后患和引诱??

但那只是普通级的毛文龙水师部啊。

东北不只有很多地方沿海,还有庞大的河流呢,盛京一代都有浑河和辽河等等,如果有这样的钢铁巨舰开过去,轰轰轰来一批大炸逼。

盛京直接完犊子了。

鳌拜很快笑的比哭还难看,躬身对姚熙之行了一礼,“姚提督,还请姚大人转告赵王殿下,鳌拜愿意率领军队前往雅克萨教训那些臭味熏天的洋人。”

“就是现阶段,鳌拜手里钱不多,不知道能不能雇佣北洋舰队,前去倭国一趟??如果我们能在倭国发财。”

“那殿下那边,有多少子弹我们买多少,洋人鬼佬可以从北方杀入我满清祖地,我们也可以沿路杀过去。”

姚熙之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