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隔壁家的金山银海在呼唤(2 / 3)

了,你私下里和他谈,他肯定懂这是分化满人的策略。”

“但、大势不可挡。”

回到关外和科尔沁草原的满族、蒙古部落,根本撑不起来内地花花世界的享受水准了,对于出生在京师、直隶的新生代满蒙贵族,或者健儿。

那是生活水平和待遇,一下子从封建文明巅峰,跌落回半奴隶时代。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就只是和新军标准一样的月薪10个银元,就足以让科尔沁部落和满人大分化!!

这样的大势下,沈宛到底是汉女,还是满洲格格,其实没区别。

无数想要发财享受的满人,只会自发死忠的认定为她是满洲格格,未来的皇子皇女也是流淌满人血统的。

沈宛开心的点头,眺望一下甲板一带,没人敢直视关注这里,才兴奋的拉住王守良的手,“殿下,我要你助我修行!”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和高速建设不能停。

这是真修行!

只有成为了武道高手、你才会明白高手和普通人的差距,到底是什么样的全方位,比如夜间,运转功力都能借助月光、星光视物。

别说一口气奔波一二十里有多快了,还不累。

你就是码头当苦力,扛麻袋,都是普通苦力远远无法追逐,只能仰望的神力神效。

王守良穿越一年,只收了五个,还有一个顺治未亡人。

沈宛的身材都是仅次于琪妃的。

………………

一天后,鳌拜和小玄烨总算来了,两人都带了一批手下心腹,当两个群体在四海号的甲板上拜见了王守良后,王守良指着大海笑道,“鳌中堂、玄烨,你们都是顶尖的聪明人。”

“还是武道高手,以前眼光受限也就算了,从今天起,是该正式眺望一下大海了。”

见人群都是表面上唯唯诺诺,一副赵王说的都对的表情,王守良再次道,“海对面的倭国,晚明时期没少闹骚乱,包括丰臣秀吉还曾经侵略过半岛。”

“现在那边是锁国了,不再在华夏沿海制造骚乱,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倭国本身()

很有钱。”

“他们一座开采了一百多年的银矿银山,至今还每年不断生产着几千万两白银,折合成我赵国银元,更是大几千万银元。”

“区区倭国,每年消耗得了那么多银两么?”

王守良说的是石见银山,从1526年开采以来,足足持续到1923年,差不多400年的产银记录。

在十七世纪所产银子,更是高达全球产量的30%,这是西班牙、荷兰等殖民者,已经在各大陆同时采银,为大明帝国都输送了无数金银的情况下。

王守良现在不确定石见银山的产粮,毕竟这都1668年,十七世纪中后期而不是初期了。

但随便说个大约数字,糊弄还不行么?另一个问题是,就算石见银山眼前的年产量,到不了几千万两白银,可商品,贸易啊……

只要赵国海量的丝绸、棉花、成衣、甚至未来会覆盖到的自行车、打火机、白糖等等工业商品冲击过去。

这些商品卖钱,也能一年轻松交易到几千万两白银。

所以王守良这话,可能存在吹嘘,但配合商贸一起进行,真不算吹大了,他的话,也让鳌拜和玄烨瞪大了眼,都不敢相信。

区区倭国,那么有钱??

倭国而已……就是巅峰期丰臣秀吉去侵略半岛,那也是被万历三大征之一给压着打,鬼子直接死了八万多。

甚至因为这一场大战,才让建州女真开始崛起的。

见人群不说话,王守良再次笑道,“觉得我在骗你们?”

鳌拜急忙鞠躬参拜,“不敢,殿下勿怪,外臣只是觉得太震撼,有点不敢相信。”

之前的一年,鳌拜去深山老林里俘虏了不少生女真,也忽悠了一批蒙古部落,更没少抓半岛奴仆,一直在全力兴盛、填充关外东三省的人口呢。

他真没想到,几十年前,几十万鬼子将士跨海峡侵略,对他都是上一代人的大事件,觉得那只是海外蛮夷,没什么可在意的。

只要对方老实就好。

但一年生产几千万两白银?那就不一样了,艹……突然感觉火气好大,要不是此刻站在赵王面前,鳌拜都想找几个黑珍珠来灭火了。

几千万两白银,康熙中后期清廷统治全华夏,年收入也就三四千万两,清初的一千多万人口,更不可能有那种高度。

说白了,人力资源才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根本。

小玄烨同样心神摇曳,匆匆行礼,“殿下勿怪,外臣也是过于惊骇,不过我倒是偶尔听西洋传教士说过,葡萄牙、西班牙等等西洋商队,一直都想和倭国贸易。”

“只是被锁国令给封杀了,看来,那里真的很有钱。”

“不然西洋诸国何必远渡崇洋几万里,来找倭国人贸易?”

打不过赵廷,还打不过鬼子、半岛那些臭鱼烂虾?至少在清初的时代,在鳌拜和玄烨这些人心目中,鬼子那边不比半岛高级多少。

半岛对于满族更是随便抓的。

跨海,巨舰大炮啊……玄烨再次看一眼他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