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十七世纪的被退婚案(2 / 3)

,变成废废。

周巡抚是路上想明白的。

这次已经抵达京师多天不等,也早旁观了很多的诸省巡抚、总督,是进宫前就各自明白了的。

场面就是一片大和谐。

大家都在为塑造新赵的辉煌和荣光而表态,起誓效忠什么的,不管新赵的崛起是否过于快速和高效,到了这一步,王守良抓着枪械后勤,飞天下海无所不能,还能日行千里,两千里。

当一个个巡抚、总督大员领着旨意离去,王守良喝茶放松时,小任子才跪地请示,“禀殿下,前清前江宁巡抚朱大人送给小奴10万银元,想让小奴找机会为他说点好话……”

“因为户部还没推出钱庄,小奴的10万银元全部放在宫外外宅,殿下可以随时去收取。”

这是王守良早就吩咐过的,一旦有外臣贿赂内官,太监或宫女头头们可以先把钱收了,在找机会汇报。

汇报后,先不谈外官所求何事,收钱的内官就可以无罪了,这笔钱是他赵王没收,还是赏赐给内官化为合法所得,看情况而定。

王守良失笑,“10万银元?这位前清、前巡抚是什么情况?”

小任子快速解释,“这位朱平寰大人,是汉八旗正黄旗出身,顺治四年贡生授予知县,顺治16年任江宁巡抚。”

“曾经引发奏销案,上请前清顺治帝,江南一带有士绅一万三千五百余人,抗税欠官府钱粮,导致上万士绅群体,所有在册官员官降两级。”

“所有秀才等被剥夺功名,追讨赋税……”

王守良轻吸一口凉气,“可以啊,不愧是江南,前明皇帝派去的税监动不动被打死,崇祯帝穷的当裤子都没钱,收不上来税。”

“这奏销案有点东西。”

不谈这位前清前巡抚的官名官声如何,就这一件事,他敢对明末清初的江南士绅收税??导致所有官员降两级,不知道多少秀才举人被革除功名……

这一件事就捅了火山了!!

不用问了,在仕林群体,儒家传统士大夫,文人口中,这位恐怕比秦桧的名气还臭,迎风臭百里那种。

从光启到崇祯,哪个能在江南仕林()

里收到多少税钱?

何况祸汲上万人的降级和革除功名??

小任子也不敢多听王守良的感慨,再次顺着解说,“前清康熙元年,这位朱大人因为父亲离世,丁忧回家,没接到让他丁忧的上命就启程,被吏部评为擅离职守,至今革职在家五年。”

王守良,“……”

正常,太正常了,朱平寰如果为官顺利,都对不起那江南仕林交税补税的一万多士绅官吏。

那特么是一万三千多人!

江宁巡抚,南都城为中心的明代南直隶呗。

父亲死了,回去尽孝,没接到上命就走了,然后擅离职守被开除……这特么比现代职场还离谱多了。

这么奇葩的巡抚级大员啊,就这样被革职五年,简直滑稽。

哭笑不得的摇了下头,王守良好奇道,“这朱平寰想要复起?”

小任子尴尬的禀告,“殿下息怒,朱大人是想让小奴在恰当的时候,介绍一下,他家有爱女朱云巧初长成,年芳十八,不敢称花容月貌,也算清雅脱俗、知书达理。”

“以前在仕林有订婚婚约,但前两年遭遇退婚……”

“不敢奢望入宫侍奉殿下起居,只希望能成为一名普通宫女,为大赵贡献一份苦劳。”

王守良差点被这离谱要求闪断老腰。

他甚至觉得朱平寰、朱云巧的名字有一点点耳熟。

小任子补充道,“朱大人有赠给小奴一副朱云巧肖像,还言之是起源于西洋新画派,超写实风的黑白素描像,小奴收下后也没敢观看。”

王守良还是觉得朱平寰、朱云巧的名字小耳熟,点头,“画像呢?”

小任子急忙请示回去取画像。

又一段时间后,有密封痕迹的画像被取来,王守良刚拆了封打开,一眼看到画中人,差点喷饭,这不是十七八岁、嫩的冒泡的勤勤么?

这可真是好家伙。

怪不得觉得耳熟,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部里贪赃枉法、收受贿赂,横行苏·州一手遮天,甚至在事情败露后,要被康熙追他贪污受贿罪责,一怒还想要杀康熙灭口的朱大人??

多亏了朱云巧替康熙挡了一支毒箭,老康才没死?!

这位可是在故事里活该万死,妨碍糠烯大帝微服私访为百姓主持正义了!!

怪不得画风这么滑稽……

你坑的南直隶上万官员、秀才等被官职降级,革除功名啊。

等于刨了多少人祖坟的仇怨??所以为了不被追究贪污枉法等刑责,哪怕微服私访中的康熙还爱上了你闺女,你一怒之下杀皇帝来捂盖子,很正常很合理吧。

但正史上这位朱大人是追着上万士绅要交税案后,被罢多年,再被康熙起复调去云省任巡抚,恰逢吴三桂挑起三藩之乱,老吴邀请朱大人一起反清,不屈不从骂吴三桂尤烈,当场被杀的杀鸡对象。

杀鸡儆猴!

这很江南税收。

从勤勤,不对,是朱云巧的素描上收回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