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 28 章 这人奇怪(1 / 3)

第一时间扭头朝小包勉的房间看去。 小侄子这两日还是不要出门的好, 外头有些乱。 包拯将手里的纸条收起来,朝着外头走去。 “一早就出去, 不吃饭了?”院子里打拳的柳永问包拯。 包拯应了一声:“事情紧急。” 说完匆匆离开, 走出家门时,正好跟从外头回来的吴氏碰面。 吴氏见包拯这么急匆匆,从篮子里摸出俩青团递给包拯:“路上吃。” 包拯接过青团, 艾叶味道浓郁的很。 这会儿艾草生长,到了吃青团的季节了。 时间可真匆匆啊!拿着青团急匆匆他朝着开封府衙赶过去。 吴氏回到家里烧火做饭,早饭简单, 没一会儿就完工。小包勉从房间走出来吃早饭, 然而受伤的手拿筷子都多了难度, 难以同时掌控两根筷子。 吴氏围观一番眼睛再次发红。 同时在心里骂了张力几句杀千刀的。 而后,开始给小包勉喂饭, 孩子三岁后,她就没给孩子喂过饭了, 这会儿又感受了一次。 三岁前的孩子满院跑,她得追着喂饭。 每次吃饭就跟打仗一样。 兵荒马乱的。 这次不一样, 六岁的儿子俨然非常懂事, 不挑食也不乱跑,她给啥他吃啥。 乖的很! 这样的娃她可以带十个。 吴氏享受喂饭,小包勉则是吃的浑身不对劲, 他都已经是男子汉啦, 怎么还能让娘喂饭。 太羞耻啦。 速度干饭,也不挑食,吃饱后就跑走。 回到房间结结实实睡上一觉。 醒来,夕阳挂在天上。 巷子里的桃花开始纷纷落下。 地面都是花瓣,瞧着美极了, 若是能把这样的美景给画上来,肯定会非常幸福的。 小包勉欣赏一下美景,朝着灶房跑去。 里面充斥着煎饼果子的香味。 再看二蛋手里抓着的煎饼果子,是整个大还很大,用油纸包着。 一口下去,满脸满足。 “娘,你会摊煎饼啦!”他惊讶问道,惊讶后小脸全是崇拜,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吴氏更更能干的人了。 吴氏微微抬起下巴,心里乐呵又骄傲,可不是么,灶房这点儿事儿,没有什么能让她感觉为难的。 区区煎饼果子,两三天就能搞定。 若不是人手不够用,今儿她就能把煎饼果子给弄到集市上。 为啥人还是不够用呀! “这两日巷子里不少人找我打问,想要来这里上工,我没敢应下来!”葛氏思考一番将早上遇见的人说了一下,她倒是没有说那些人之前的风凉话。 背后嚼舌根这种事情吧,早晚都会被人知道的。 没必要。 吴氏点点头,倒是没说让那些人帮忙的事儿。 这条巷子里的人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是个什么性子,彼此都了解。 她敢用那些人,那些人就敢过河拆桥,学了她的法子,改日在她摊子对面再摆个,完全有可能。 “如果东家需要人手,老汉倒是认识几个踏实能干的后生……”院子里削竹签的老汉突然发声。 灶房里的人齐齐扭头看向他。 老汉哆嗦一下,缩了缩脑袋,似乎有些后悔贸然说话。 这么多人看着他,简直咯,头皮发麻,脚丫子不知道放在哪儿,身上每处皮肤都觉得又刺挠又痒痒。 “踏实,能干?”吴氏眼睛亮晶晶。 老汉不敢说话。 吴氏了解他的性子,从身上摸出一个手帕,让二蛋把老汉的眼睛给蒙起来,看不见就不害怕了吧! 二蛋很听话,他已经不再是往日往袖子上蹭鼻子的孩子了。 他现在主打的就是听话。 听人话,有奖励。 拿着手帕把老汉眼睛捂住以后,抬眼看向吴氏。 吴氏扔给二蛋一个奖励的眼神,她问老汉:“有几个,叫啥名,性子咋样,手脚麻利不,先前有没有案底,怎么证明他们踏实啊!” 眼前一片黑暗,还有夕阳微光从手帕里钻进来。 将黑暗给变成红色金色,这些色彩里没有人影。 老汉舒服极了。 听见吴氏问话,也不再觉得如芒在背,他说道:“有俩人比较熟悉,其中一个男娃子姓吴,18岁咯,还没娶媳妇儿,他家里有个生病的老爹要伺候,一个人忙里忙外既要收割种植庄家,又要出去打零工挣些小钱,这才让生病的老爹续命,这些年下来,没听说干过出格的事儿。 当然也没存住钱。 娶媳妇儿难哦。 他老爹愁死了,总觉得他死了家里才能存住钱,有次趁人不注意要上吊,结果家里的房梁扯断没死成。 那可怜娃子当场就说了,老爹若是这般自寻死路,他一辈子不娶媳妇,让吴家断子绝孙,现在这情况,娶了也是让人受苦,不如晚些年再说。 还有一个后生,大概28岁左右,家里媳妇儿生了四个姑娘,在生四姑娘时候伤了身子,他老娘让他停妻另娶,他不干,还说要努力挣钱,将来给姑娘找个上门女婿。 老汉就觉得,这俩人秉性还行。” 小包勉听着也连连点头。 都挺好的呀。 没娶媳妇儿的小哥知道自家情况不好,没打算祸害人,还孝顺老爹。 这样的人真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另一个把,也还行,虽然有些地方觉得不对劲,但是能看出来已经在尽力维护了。 他抬头看向吴氏。 吴氏脸上带着思考,人孝顺对爹好,不想耽搁人,本质不坏,但是那是对于自家爹,对其他人呢? 还有那个让媳妇儿生四个闺女的,若是生育多注意,多休养,哪儿会坏了身子,坏了身子还让整个村里知道,仿佛是刻意宣扬不是自己生不了儿子,而已媳妇儿不顶用,他只是太考虑媳妇儿才不做些其他的,只要想到有这种可能,她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