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 25 章 扮猪吃虎(1 / 2)

包拯脸上闪过疑惑? 小侄子怎么突然又开心起来了? 不太懂! 明明方才还在忧国忧民呢,他正想安慰一下孩子,还没来的及,小孩自己就调整过来了,果然是孩子呢,心情变化就是比较快。 小侄子这般,他很欣慰。 然而,同样有些心疼,好好一个孩子,应该趁着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多多去玩耍,去张扬肆意开心。 现在呢,不仅参与到家里生计上。 甚至,还忧国忧民。 这是一个孩子应该承担的吗? “我会安排人把这些土豆种下去的。”包拯说道。 正好春日到来,是栽种的季节。 在开封府衙门里种了不少的牡丹跟海棠,可以腾出来一片地方,把这个所谓土豆的东西种下去。 “叔叔果然是咱家最厉害最本事的,什么事情跟您说了都能解决了,咱们这个家里,可不能没有你!”小包勉顺势吹了几句彩虹屁。 包拯听着心里顿时舒坦起来,整个人就跟乘坐在浮云上一般,轻飘飘的舒坦。 紧接着,他就警惕起来。 为官者,不能因为言语上的夸赞吹捧就心情飘忽。 不然,会酿成大祸。 但是,偶尔快乐一次不为过。 包拯脸上的笑如何都止不住。 从房间走出去,跟吴氏对上。 吴氏皱眉:“大早上的笑什么笑,别以为你昨儿带着我儿去玩,我就感激你,赶紧把院子里的柴给劈了去。” 包拯脸上的笑顿了一下,朝着角落看去,前两日刚劈的柴已经用完了,消耗的有些快啊! 再看灶房里升起的青烟,似乎确实应该消耗快一些。 他走到小院角落,拿着斧头开始劈柴。 小包勉看见外面的一幕,伸手捂住脸,小叔可是未来的包青天,现在虽然刚任开封府府尹,但是前途非常的光明。 娘亲真的是,胆大哦! 小包勉垫着脚尖往包拯身边跑去:“小叔,我帮你。” “帮我擦汗。”包拯低头,把额头放在包勉身前。 包勉垫着脚丫,拿着小手帕,在包拯脸上擦来擦去。 吴氏从灶房探头看过来,脸色一黑:“杵在那里干什么,读你书去。” 小包勉笑着跑走。 包拯朝着灶房那边看去,轻轻笑了一声,他年幼时劈柴这种事情都是兄长干的。 现在轮到了他。 经年后啊,物是人非,但是感受还是当年那般。 当年兄长劈柴,他读书,嫂子在灶房忙碌。 今日,如往昔。 若是兄长能看见今日的场景,大概会感觉慰藉的。 夜晚很快到来。 小包勉跟在吴氏后头,用处吃奶劲儿推着自家的板车。 车子上的东西越来越多,往日只是淀粉肠跟奶茶,今日多了夹心馒头,明日或者还要多一个煎饼果子。 板车不够用啦! 小包勉挠了挠后脑勺。 是不是自家上新新品太快了。 这么思考着,几个人已经来到州桥夜市, 把板车放在原来的地方,开始往下卸货。 卸货同时,吴氏左右看了看:“咱们附近那些淀粉肠的不见了?” 葛氏听见这话,跟着用眼神寻觅起来,果然周遭没有了淀粉肠的摊子,可真罕见。 有路过的人听见吴氏的话,主动凑上来说道:“还不是因为昨儿那些官差被你们给搞没了,知道你们有背景,身后有人,他们可不敢随便得罪你们,趁早的把摊子给搬走了。 对了,前两日不是有个胖厨子么,他去了相国寺那边摆摊,生意做得也不错。” 吴氏先是惊讶,随后撇了撇嘴。 对于那个胖厨子,她没啥好感。 但是人都已经去了相国寺,没有任何利益纠葛,她也懒得把人给得罪死。 “那我们明日还要上煎饼果子吗?”小包勉沉默一会儿,问吴氏。 现在已经有些搞不定了,即使家里雇佣了一个老伯,依旧忙的脚不沾地。 若是再弄一个煎饼果子,来夜市的人也得多一个。 “那必须得弄啊!挣钱的事儿怎么能嫌累呢!”吴氏快速说道。 现在的吴氏已经不是当初的吴氏了。 现在只要能有钱,她愿意累一点儿。 小包勉沉默,觉得煎饼果子可能不会这么早就上新。 昨日还有柳永过来帮忙,今日只有他们几个。 昨日还有些同样做淀粉肠的分流,今日那些人都挪了位置…… 这样一来,所有路过这个地段想要买淀粉肠的,只能来他们家。 忙! 忙的口干舌燥。 忙的手都抽筋! 这个时候吴氏希望摊子附近有点竞争对手的好,最起码能够给她一个解决生理问题的时间,想要去割茅房吧!排队的人那么多,硬是憋着,直到摊子上的东西卖完。 她才有时间嘘嘘。 就这,还有人光顾摊子。 “没了没了,明日赶早啊!”吴氏开口。 客人一脸唏嘘,还有花钱都买不到美食的时候! “那你们明日多准备一些。”客人不舍的看一眼摊子,别说淀粉肠了,就连小馒头都没剩下一个。 “尽量尽量。”吴氏一脸疲累,但是在面对客人的时候,依旧摆着笑脸。 这是客人吗? 这是财神爷。 她知道自己每日挣的钱从哪儿来的。 名气经营起来不容易,她得维护好。 月光照射下,几个人推着小车朝自家返回。 “咱们还得雇人!”吴氏数完钱,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脖颈,很累,但是钱多。 “那就雇人。”小包勉开口。 “雇谁。”吴氏问道。 街坊邻居们,不是她嫌弃,是一个能用的都没有。 一个个心眼贼多,她敢保证,今儿邻居在自家帮忙,明日学会手艺,就会立马去摆摊。 “要不,让俺家男人也来帮忙?”葛氏试探的开口。 先前吴氏让他介绍人的时候,她就想到自家男人。整日在码头扛活,累的很啊!那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