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21 章 雇佣长工(1 / 2)

包拯吃了早点离开小巷,坐着乌篷马车去开封府衙门开始一日的上班生活。 走进开封府,瞧见修剪植被的花农,他问候了一下西红柿的事情。 栽种花树的人在栽种瓜果作物上也有独一无二的见解。 衙门里的花农在隔壁开垦出一块菜园子。 里面的菜长得要比汴京所有蔬菜都茁壮。 花农听见问候,憨实的脸上露出笑来:“发芽了,过上一些日子就能移栽出去,只是长势稍稍慢了点,想来是因为温度低,若是再间隔一个月栽种,大抵才是最佳种植时间。” 花农按照自己经验给出判断。 包拯听罢,步履轻盈起来。 小侄子交给他做的事情,在很顺利的进行着。 很好! 包家小院里。 吴氏甩了甩手腕,她累啊! 不能这样。 得添几个帮工。 她不想还没当成富太太就累出一身的病。 她问葛氏:“可有力气大,心眼实,没有乱七八糟心思的人找活儿干。” 葛氏脑袋转动起来,想要有份稳定活计的人可不少,但是心眼实,没有乱七八糟心思,很容易把人给限制起来。 包家的淀粉肠也好,酥海也罢,甚至新做出来的烤面筋,这几日的时间里,她学了个七七八八了。 若自己辞了这活也能摆摊做生意。 虽说调料配比她没弄清。 但是,滋味也只是上下差几分。 放在夜市上,照旧会有人买账。 那样一来,收入肯定比现在多,多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但是,她不能这么干。 不光是包家有个府尹老爷,还有就是,心里那点的道义让她做不出这样的事儿。 想要安稳的妥善的,一时间还真的不好找人。 葛氏思索一番,建议:“要不,买上俩丫鬟小厮,小公子日后若是读书,这些都是必须的。” 吴氏将葛氏的建议听了进去。 买下人。 她拎着钱朝着外头走去。 刚走两步,发现身后尾随一个小尾巴。 她回头,对上小包勉。 “不老老实实跟在柳相公身边读书,跑出来做什么?” “我听二蛋说,你要买下人。”小包勉开口。 吴氏点头,脸上喜气洋溢,买下人啊,这是她往昔们梦寐以求的,死缠烂打的让小叔子给买,小叔子偏不。 现在她要自己去。 怎么想都觉得舒心。 “对呀,你娘我呀,以后就是富太太,顺便再给你买个陪读,快些回去读书去。”吴氏催促。 小包勉摇头。 他拉住吴氏的手,用小爪子轻轻捏了几下:“娘亲,我听说人富贵家的公子自小都会被教导如何分辨人品人性,这样长大当了官,才知道什么样子的人应该结交。 娘去买下人,带着儿子长长见识吧。 不然儿子日后每了分辨能力,把大坏蛋给当好人,那可造孽咯。” 小包勉说着,又开始甜言蜜语起来:“娘亲最厉害了,在这方面肯定有一手。” 吴氏被吹的迷迷糊糊。 头脑跟着晕乎起来。 拉着小包勉就往西市走去:“那娘就带你去见见世面。” 到了西市的牛羊市场继续往里走,拐个弯,就能看见一些瘦骨嶙峋的人被铁链子绑着,他们无一例外眼神呆滞,对生活失去希望。 这些人是奴籍。 甭管以往是什么身份地位,落在这个地步,那就只能为奴为婢。 牛羊市场这地方有些混乱,除却汴京本地的人,还有几个牵着骆驼的胡人,还有从西夏过来的人。 总之,在汴京这地方,什么人都能见到。 除却这些被铁链子绑着的,还有些年纪不大的孩子脑袋上插着黄草。 用无神的大眼睛观看走过路过的人。 小包勉紧紧跟在吴氏身后。 吴氏买奴隶是为了干活,这些年纪小的,看起来瘦巴巴的,不是她选择的范围。 她看向健硕的男人。 肌肉够结实,人也高大,一问价格,八两银子。 吴氏收回脚步。 有些贵了。 她目前为止还没有挣够八两银子呢。 如何都舍不得把钱先给花出去。 视线落在妇人身上,有些健壮的妇人,力气也大,也能凑活。 然而…… 这样的价格也不便宜。 十两银子。 “女人怎么比男人还贵?”吴氏嘀咕一下。 人牙子听见吴氏这话,乐呵呵的解释:“女人能生孩子啊,你瞅瞅这个,屁.股多大,壮实的很,生个孩子肯定没问题,还能干力气活。 哪儿是一身蛮力的男人比的上的。” 吴氏皱眉,本能对这个解释不喜。 小包勉看着眼前一幕。 脑袋里冒出一些画面,似是国泰民安,男女平等,人人温饱,没有奴隶。 没有奴仆? 小包勉不理解那是什么样的世界。 他看着周遭的一切,小心脏不是很好受,有点压抑。 “咱回去吧,买不起。”吴氏拉着包勉,垂头丧气往外走。 包勉点头,亦步亦趋跟在吴氏身后。 刚走出集市,就听见前头一阵杂乱。 吴氏朝前探头,瞧见有一队人马策马急行。 还有摆摊的摊位被这些人马给掀翻。 “这是什么人啊,也忒嚣张了,都没人管的吗?”吴氏见路边摆摊卖青虾的驼背老人红着眼盯着被马蹄子踢翻的木桶。 忍不住小声嘀咕一下。 “这是韩纲,据说要去带宣毅军去光化驻兵的首领,是宰相韩亿的儿子。”人群聚集处,似乎总有一些万事通,百晓生,不管发生什么离谱的事情。 他们都能说出这些人的来历。 小包勉视线落在骑在高头大马上韩纲身上。 韩纲?看起来像个衙内。 气派也像衙内,嚣张跋扈,但是坏透了。 卖青虾的驼背老汉,扑在地上伸出苍老粗糙带着裂痕的手,将地上残余的还鲜活的青虾给捡起来。 然而,地面被一队马蹄纵横过去。青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