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海船(2 / 2)

肉的猛兽成为超凡级别的概率要远大于食草的野兽,所以想要提升实力,吃肉是有效果的。当然,还需要训练。”毕命说道。

历代国君吃得好喝的好,却鲜有长寿,主要原因便是劳累过度,缺乏锻炼。

“哪有这么多肉啊。”廉颇叹了一口气。

普通士卒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肉想都别想。

就是底层的贵族,肉也不是随便能吃到的。

“如果能让所有的士卒吃上肉,能不能在军队中普及内气。”赵括看向毕命。

士卒有没有内气,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相差是非常大的。

目前所有赵军,也只有赵飞骑和赵括的亲卫军全员普及了内气,剩下的士卒连百分之十都没有普及,这可是全国最精壮的汉子!

毕命想了一下,说道:“三十五岁以上就算现在天天吃肉训练,也很难弥补身体的亏损了,不过三十五岁以下,希望还是很大的。”

赵括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不过他的心思没有在养殖身上,而是飘到了数百里之外的大海上。

赵国现在想要搞大规模养殖不太现实,原因有很多:

粮食产量少,没有多余的粮食搞养殖。

一旦大规模养殖牲畜和家禽便会生病,很难医治。

养殖技术落后,生产周期长,产量低。

百姓贫苦,吃不起肉,市场太小,不值得养殖。

国家就算养殖也是把精力放在战马和耕牛身上,而不是用来食肉。

当然,最主要还是粮食产量问题,赵括计算过,粮食亩产至少要提升五成才有多余的粮食用来饲养一定规模的牲畜和家禽。

想要大规模的饲养,形成产业,粮食亩产至少要翻倍才成。

赵国即便是有了曲辕犁和水车,亩产大概也只能提升两成到三成。当然,同样的时间可以耕种更多的地,实际增产远不止两成。

等到河北的土地全部开发,水利设施完善,水车完全普及,大概能提升到五成以上。

而且,许厉传来消息已经找到农家传人了,据说还有一位是许行的亲传弟子,已经八十多岁了,本来待在南阳一动不动,听说赵括打败了五国,非要跟着过来看看。

赵括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将自己的车架送过去给老先生乘坐,并且派了三百亲卫沿途保护。

说这么多,只是想说一个问题:赵国没有肉,而且短时间内也搞不起养殖业。

但是陆地上没有肉,海里有啊!

海里的肉要多少有多少,而且是无本买卖,不需要养殖!只要有船有网,便能获得大量鱼肉。

此前赵国没有入海口,现在有入海口了,没有理由不利用起来。

“我赵国可有会造船的家族或者工匠?”赵括问道。

众人虽然不明白话题怎么突然就变成造船了,不过还是回道:“禀大王,造船并不困难,我赵国很多工匠都会造船。”

中原的水运是很发达的,当年的吴国和现在的魏国都曾开挖运河,赵国虽然没有开挖运河,船也是有的。

不过,赵国的船……

“我说的是那种大船,能够在大海里航行的大船!不是漳水中的小船。”赵括有些无语。

赵国有不少船是不假,但是顶多也就在漳水里划划,连在河水中航行都困难,更别说在大海中了。

一个浪花打过来,船就没了。

“大王如果说海船的话,天下只有齐国、越国和数百年前的吴国能够造出来,如今越国已经被楚国吞并,只剩下一些遗民逃入了山中,不知道技术是否保留了下来。至于齐国……恐怕不会轻易将技术交出来。”田单说道。

赵国虽然和齐国结盟,但谁都知道,齐国和燕国一样是被迫的,本身和赵国的矛盾不仅没有得缓和,而且是加深的。

而且就算不是被迫,这种核心技术也不可能交给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