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庶妃记37(2 / 3)

,她才回神过来:两个孩子的满月都过了啊!

不过看着孩子们才慢慢变白变胖的小脸,刘芳觉得,还是别出这个风头的好,满月不满月的,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

晋宣帝,皇后也仿佛忘了宫里还有二皇子,三皇子似的,一句都没有提起这两个孩子的满月。反而在四皇子生下来的这一天,大张旗鼓地下旨赏赐。

晋宣帝还赐了一个名字下来:昊。

如此,四皇子就名上官昊了。

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字,让裴氏越发肯定自己的所想,笑得越发得意灿烂了。

可是只有皇后才明白晋宣帝赐下这个名字的意思:昊,大也,无穷尽也,可也代表着宽广,宽大的意思。

可以理解成昊天远大,也能理解成胸怀宽广。

所以,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这就是见仁见智了。

但刘芳却觉得,晋宣帝给自己的嫡出的皇子起名都只是取了“昱”这个字,寓意初升的太阳。却给一个嫔妃所生的庶出皇子取了这么一个颇有歧义的名字,说没有不怀好意,刘芳还真的很难相信。

这古代皇帝啊,心思都是这般捉摸不透,说得难听些,心黑得很呐。

不过,这些事情也就是想想便罢了,刘芳忙着养孩子呢,哪有空去管别人。

等四皇子满月后,梁氏那边也显怀了,肚子都有四个多月快五个月了,大皇子也满周岁,举行了抓周仪式。倒是让裴氏想象中的四皇子满月,冷清了许多。

不过,她还是见

到了自己的娘家人,倒也让她心里舒服了许多。

至于常氏,振威侯府的人并没有进宫来看她,仿佛忘了有她这么一个人似的。

其实也能理解振威侯府众人,毕竟原来那么疼爱常氏,最后却被她在背后捅了一刀,换做谁,也会觉得心寒。

短短大半年的时间,宫里宫外的局势都变化很大。宫里的就不说了,宫外朝堂上,现在就剩下了裴家还顶着压力留在京都。可裴氏的两个哥哥也都已经外放,只剩下裴老爷子一个人在内阁,日常都眯着一双眼睛,仿佛什么都听不见,看不到似的。装聋作哑的本事,真是让晋宣帝都心中佩服不已。

振威侯以旧伤复发的理由回家休养了,振威侯世子等人都没有在朝中任职,只靠着侯府的爵位,过着消散的日子。

成国公府呢,成国公向晋宣帝交还了兵权,辞掉了大都督之位,与兵部尚书之职,只留下成国公世子待在大理寺里任大理寺卿。其他的人,要么就外放了,要么就做一些与朝政毫不相干的事情,只有七爷卓明睿还在暗中替晋宣帝做事。

而去年新科的那批人手,也慢慢被晋宣帝派了出去,散落在各地外放的外放,六部之中也有了一些新面孔。想必不久的将来,朝堂格局就会完全变化一新。

等到腊月,两个皇子被刘芳终于养的白白胖胖的时候,暗潮涌动,变化最大的晋宣二年就要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到来。

这段时间以来,刘芳全心全意照顾两个孩子,看着他们从瘦瘦小小的一只,变成如今抱着都坠手的胖娃娃,心里的那种满足骄傲,真是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而就在这时,皇后下了晋封的懿旨:裴氏晋封为庶三品贵媛,刘芳晋封为庶七品的答应,廖氏虽然生了皇嗣,不过没有抚养,还差点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导致孩子有损,只被晋封为庶九品的小仪。

梁氏怀着孕,虽然还没生,但她倒是聪明了一回,老老实实养胎,只要她安安生生的生了,这就是有功了。因此,皇后也大方地晋封她为庶八品的淑人,算是提前嘉奖。

其他人则顺势提了一小级,姚氏从从十品的选侍,晋位为正十品的采女,两位御女也晋升为选侍——

御女是庶十品的位份,选侍是从十品,也是升级了。

只有常氏,位份并没有动,甚至赏赐待遇也没有任何变化。

这样的情形,让宫中众人都明白了:常氏这是彻底凉了。

刘芳这个晋封跳跃最大的反而是最不起眼的。所有人都知道,她这一次是因为养了廖氏所生的两个皇子,这才特例晋封起来了,未来不管她自己有没有的生,恐怕都不会再晋封了。

至于其他人,只有裴氏,梁氏,廖氏是正经因为孕育皇嗣有功所以升了品级,其他人不过是意思意思地升了一下,属于安慰奖的那种。

皇后的这一手,让后宫众人一下子有了盼头,去年发生的事情留下来的那些阴影,也随着晋封的喜悦而被一扫而空了。

一时间,后宫之中满是喜气洋洋,各人都很满意。

姚氏难得又跑来了,对刘芳道,“原本我想着在后宫熬着会很难,可现在这么看,倒也没有那么难。”

皇后大方啊,她看到了以后能够梦想成真的可能,自然觉得不难熬了。

刘芳笑笑,道,“娘娘宽厚,咱们要懂得惜福才是。”

她看着平安,平康两兄弟躺在榻上,像个小乌龟似的扑腾着双手双脚要翻身,满眼的满足。

姚氏看了两个孩子一眼,感叹道,“也就是你了,真的把这两个孩子捧在手心里疼着,现在谁不说你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