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第1章(2 / 2)

还是很明白事理的,知道家里没钱了,现在也不跟从前那样,想买古画就要买,再多的银子也不在乎。

要是锦安侯没有改,锦安侯府能不能支撑到现在都未可知。

但这样坐吃山空,入不敷出也不是个办法,张氏一直都想找个出路。

所以当她接到了杨氏的请求信时,心里是满怀着希望的,希望杨氏夫家的家产会很丰厚,杨氏变卖家产后能够带着一大笔钱来,然后她就可以找杨氏借点钱支援支援。

可惜,杨氏现在也只有那么一两千两傍身而已。

张氏如何能不失望呢?

而等着杨氏明年京都的田庄送钱来?

这个办法也不是不行。

只是张氏知道,杨氏其实没有多少本事,让人来京都购买的田产也只能说京郊外的小田庄,京城什么都贵,更何况是农田?

这样的小田庄一年有个三五百两算是丰收年了,也是大赚特赚了,平常一年能有个两百多两已经很不错了。

这点钱,仅仅够杨氏三人一年的吃喝,说真的,张氏还真看不上她这点钱。

杨氏既然没钱了,张氏也无法,对于她来说,三五千两真的不算什么钱,锦安侯偶尔买一刀纸就得花去五十两银子,还不算其他的。

三五千两,真的是不够他们一家人一个月的花销,即使拿过来了,对于张氏而言,也没什么用。

所以说,杨氏真的是很了解张氏,也清楚锦安侯府内的人是怎么样的,这才做好准备来投奔娘家。

既然

杨氏没钱了,张氏也就随她们了,日常就当做是普通亲戚那般来往,既不十分热络,也没有特别冷淡,客客气气的。

这就是京中勋贵之家们的常态了,不可能不让穷亲戚上门,毕竟再落魄的贵族之家,也是要顾及一下名声的。

但也不会多么照顾就是了,帮急不帮穷,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杨氏自然也清楚,所以她才会跟张氏说,自家的用度自家负责,不劳烦侯府了。

当然了,侯府内若是做了什么好的菜肴,也会送过来给她们,只不过,她们现在正在守孝,能够吃得并不多。

这也是亲戚间交往的客气礼节,正如杨氏这边得了什么好的东西,也会送过去一样。

…………

在锦安侯府里居住的日子,其实是跟安宁的。

至少刘芳是这么觉得的。

可嫡姐刘若却不是这么认为的。

她只觉得这里没有自己家大,宽敞,还不能出去玩儿,她都快被闷坏了。

她年纪还小,性子也被杨氏养的有点娇气,想法是十分符合她现在这个年纪的,幼稚任性,忘事快。

对于刚刚去世没多久的刘父,她已经慢慢开始忘记了,毕竟那时候刘父在,也很忙,时常要出门打理生意,能够陪伴刘若的时间并不多。

刘若跟他的感情,还真是没有多深厚。

杨氏守孝是两年时间,刘若和刘芳却要持续三年。

刘若每次说起这个,她就非常郁闷地对刘芳道,“二妹妹,你说为什么我们要守这么久的孝啊?要是能跟阿娘一样就好了……”

刘芳:……

“这是规矩。”

刘若撇撇嘴,“规矩也是可以改的嘛。”

刘芳:……

算了,这个熊孩子还是交给嫡母去烦恼吧。

果然,杨氏听闻了刘若天真的话,真是哭笑不得,道,“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轻易不能改的。好孩子,你要听话,乖乖守孝,不然,以后旁人就不会喜欢你了。”

刘若最贪恋别人对她的夸赞和喜爱,所以,一听杨氏这么说,她顿时急了,“阿娘,我听话,我乖乖守孝,您别不喜欢我……”

坐在一边听着的刘芳:……

所以,这个年纪的孩子,真是挺好玩的。

萌蠢萌蠢的,童言稚语让人发笑。

作者有话要说:迟了一点点,对不起啊!

总算是更新完了!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体谅,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