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三 皇太极叒掀桌子了(1 / 2)

“诸卿且勿着急说话,听朕的问题。”

皇帝起身走了两步,继续道:“自秦灭六国后,中原王朝便保持着统一,除了大一统思想、度量衡统一,书同文等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是不可或缺的?”

说起这个,大家可就不想下班了啊。

平时说正事,大家不好卖弄学问,现在近乎闲聊,正是大好机会啊。

让皇帝见识见识我们的我们的本事。

于是,大家不顾题干,纷纷说出答案。

不统一就会被抛弃。

王道思想。

家天下。

正统。

王道

等等。

皇帝没有不耐烦,认真听着,偶尔点点头,也不发表意见。

没有发表看法的诸臣脑筋急转。

这些回答很正确,但是跟疏浚黄河故道有什么关系?

“陛下。”周延儒抢先出列,道:“臣以为,地理交通不可忽视。

纵观夏商周,莫不沿黄河扩张发展,而后及于长江、钱塘、珠江等水系。

因为大河沟通东西,上下游割据者互相忌惮,非得灭之而后安。

太平时节,商民乘船来往,速度快,耗费小,因此隋修运河,沟通南北。

今黄河改道,开封往东不能通航,恢复故道,有利于交通。

而交通便利,军兵转进调动迅速,纵有变乱,旦夕可定。

便如今次保靖叛乱,从接到通报到大军抵达,前后二十天而已,何故?皆因长江之便。”

说完,抬眼偷窥皇帝。

笑了笑了,皇帝笑了。

抢答成功!

周延儒给自己点了个赞。

再看温体仁面无表情,周延儒当即冷静下来。

黄克缵即将退休,入阁人选一日不定,一日不能大意。

黄阁老八十有一,年纪大也就罢了,还天天泡在军器监,连上朝都不来。

这是真爱。

当年黄阁老任兵部尚书时,自掏腰包召集工匠铸造大炮二十八门,送了八门去辽阳。

他自夸一发击毙虏兵八百,跟毛枢相一箭未发干掉两万建虏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人嘛,喜欢夸张,不是大毛病。

阁臣喜欢造炮也没毛病,而且黄阁老已经上书请求辞去东阁大学士一职,改任军器监录事。

本来,黄克缵只辞职,皇帝也就批了,但是去做正九品官,大家不得戳着皇帝的脊梁骨骂他苛待老臣元勋?

但是基本可以确定,黄阁老确实要退了。

积极表现,争取出阁。

“疏浚黄河故道,非短期可为,都水监与工部前期调研。”皇帝结束了议题。

“陛下,臣有奏。”温体仁出列。

尽管肚子饿的咕咕叫,皇帝还是准了。

“臣请开日讲……”

哈哈哈,温老六昏了头,自取灭亡!周延儒恨不得跳起来。

谁不知道皇帝最烦上课的事?

“太子日渐长大,当遴选太子讲师,臣以为,陛下当亲自考核……”

卧槽,真是老六啊!周延儒傻眼了。

名为日讲,其实目标是太子,但是为了太子,又天天能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这连环计用的,孙武听了都得踏马而走。

关键是皇帝若有所思。

心动了。

皇帝心动了。

别慌,稳住。

有机会。

周延儒安慰自己。

“礼部商议日讲人选与安排,报闻,退朝!”皇帝转身离开。

温体仁露出了微笑,转瞬即逝。

周延儒怀着沉重的心思,不知不觉到了冯府。

来都来了,总不好转身回家。

直接到后面找冯铨。

冯铨迎上来,见周延儒心事重重,问道:“玉绳何故愁眉不展?”

周延儒把皇帝要开日讲的事说了。

“玉绳,当局者迷啊!”冯铨笑道:“日讲经筵,皆选翰林,如今翰林院中可有翰林?”

“对啊!”周延儒如梦方醒。

翰林外放,不就该侍读学士上了?

温老六是礼部侍郎,他不配啊!

“温体仁啊温体仁,为我做了嫁衣裳!”周延儒心情大好。

“莫要大意,还得多多活动,免得煮熟的鸭子飞了。”冯铨转身吩咐仆人取一万两银子来。

“伯衡这是何意?”周延儒问道。

冯铨说道:“小弟正在被刑部调查,无法出力,只有黄白之物,你我形同一人,但有不足,尽管说。”

“行,那我就不客气。”周延儒应下。

没提帮助冯铨脱罪的事。

是否定罪,定什么样的罪,全看皇帝心思,冯铨都不敢大肆找人。

东林盯得太紧了。

如果周延儒真的能成为日讲官,就能找机会替冯铨开脱。

完美。

皇帝确实在考虑日讲的事,吃饭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

“万岁爷,朝中贤良众多,无需为此忧虑。”张永新劝道。

皇帝拿筷子戳了戳鱼头,道:“朕倒无所谓,太子年幼,若所托非人,其害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