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 一拳砸断了龙案(2 / 2)

祖陵位于泗州,是太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衣冠冢,也是太祖祖父的实际殁葬地。

皇陵位于凤阳,是太祖父母兄嫂的寝陵。

显陵是世宗嘉靖皇帝的父母的陵墓,位于荆州。

显陵的产生,是大礼仪之争之中嘉靖皇帝大获全胜的结果,而为了让追封的恭睿献皇帝朱祐杬进太庙,嘉靖硬生生地把太宗改为了成祖。

而大礼仪之争结束后,嘉靖彻底掌控了朝堂。

这三个地方都是皇帝不涉足的,估计能搬动的都被偷得差不多了。

难免有人想毁尸灭迹。

“传旨三陵卫并祭祀,统计现存礼器,登记造册,缺失如实上报,不再追究。”皇帝还是决定退一步。

祖坟接连被烧,皇帝也受不了啊。

“陛下圣明宽仁。”朱燮元拍了马屁,又道:“此乃治标不治本,当想个长久的办法。”

莫名熟悉。

最有道理的废话。

皇帝拍了右辅一巴掌,笑骂道:“说人话。”

“臣无计可施。”朱燮元很干脆地说道。

太庙就在皇帝眼皮子之下还会被偷,祖皇孝显四陵都在千里之外,而且看守四陵的太监要么是宫中争斗失败者,心怀怨念就不可能恪尽职守,或者是退休养老的,懒得管事。

很难保证万全的。

“罢了,多派人检查吧。”皇帝叹了口气,又道:“忽然就不想继续朝议了,接下来右辅主持大局吧。”

“陛下不必丧气。”郭允厚劝道:“太祖立国至今二百六十年,弊政重重,非一日能够扭转。

陛下年少英武,振奋二十年,必然能扭转乾坤。”

“朕没有丧气,只是想出去转转,看看民生……”

“那不行。”朱燮元断然否决。

“陛下,南直隶并不安稳,绝不能白龙鱼服。”郭允厚同样的态度。

“非微服私访,而是携带三千马军出行,以京营精锐,只要不是进入绝地,非得三十万大军围杀不可。”皇帝信心十足。

真有三十万乱军,也就别想着救皇帝了,留遗书殉国吧。

一个乱军背后至少有一百个乱民,这么多人抛弃大明,太祖复生也难挽回局面。

闲话中到了大校场。

没有那么大的房子,只能露天开会了。

越看越像草台班子,皇帝越发没了兴致。

宣布四案合并,由朱燮元统一处理后,宣布退朝。

腿都跑细,结果就草草一句话,诸南官别提多淦了。

咱也不好说,咱更不敢问,老老实实听安排吧。

诸臣刚回到城里,就见皇帝在一队人马簇拥下,又进了城。

跟上。

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或许能寻找到救命的机会。

到了宫墙外,只见军兵倒持刀枪,对着宫墙敲敲打打,皇帝拢着袖子站在车上,不断地吆喝道:“小心点,但有不对,立刻后退。”

过分了吧?

宫墙之外人来人往,得多大的胆子才敢把墙砖拆回去?

诸臣再次目瞪口呆。

就在皇帝忙着检查时,朱燮元手持大宝剑,领着大队人马进了锦衣卫衙门。

马日升正在和龙口雅交割,千户以上的基本都在。

等诸锦衣卫行礼,朱燮元喝道:“点名。”

从马日升开始,一直点到千户。

“董世文、余烸何在?”朱燮元问道。

龙口雅回道:“此二人随我监察保靖州,此时依旧领本卫在保靖州。”

朱燮元点点头,问道:“暂且记下,余者拿下!”

马日升大惊,连忙问道:“右辅,下官何罪?”

“锦衣卫职能如何?”朱燮元反问道。

马日升不假思索地回道:“掌直驾侍卫、巡……巡……巡……”

巡查缉捕。

不是马日升不记得,而是不敢回答了。

锦衣卫刺探奸佞叛贼,维护皇帝的安全,却发生了几百人袭击圣驾的大案,如何洗都洗不白的。

“拿下。”朱燮元一声大喝,军兵持着刀枪火铳,气势汹汹地逼了过去。

锦衣卫诸官随身都有绣春刀,却都自觉举起了手。

军兵那模样,真的是想杀人的。

都是一肚子火气。

皇帝连珠箭发,射逆贼如杀鸡,但皇帝牛逼,却是亲卫的无能。

逆贼贴脸,需要皇帝亲自动手,不是亲卫无能是什么?

如今逆贼杀的杀抓的抓,让逆贼产生的狗官也不能放过。

锦衣卫是第一个,操江提督是第二个。

不只一个,也不是两个,还会有三四五六七……

不需要皇帝裁撤各部司了,朱燮元已经决定先把各部司给全部扫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