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六 皇帝遇刺(1 / 2)

扬州府,邵伯镇前,浩浩荡荡的队伍依次停下。

南京都察院都御史刘宗周率领大小官员快步上前,大礼拜下。

没有教坊司和钟鼓司的音乐指挥,诸臣踩不住节奏,略显凌乱。

“平身。”皇帝环顾诸臣,道:“朕提前下发诏令,无需迎接,尔等至南京来扬州,百余里路,耗费两日,岂无事乎?”

“此乃臣之恭顺。”刘宗周回道。

皇帝所到:“卿等治理好地方,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最大的恭顺。”

如此不讲情面……完了。

诸官内心哀嚎。

曹尔祯出列,道:“陛下仁慈爱民,臣等一日不敢或忘,临行之前已经安排好公务,绝不会有半点差错。”

“报~”一骑飞奔而至。

信使滚落马鞍,拜道:“孝陵卫急奏,天降惊雷,独龙阜遭受雷劈,山林火起。”

“张承恩。”

“臣在。”

“即刻启程,先渡五千马军过江。”

“臣遵旨。”张承恩应下,又道:“陛下,前次太庙失火,乃是人为,臣有理由怀疑本次亦然。

为防止宵小逆贼谋刺,臣请分发兵甲,铳炮戒备。”

“准。”

“臣谢陛下信重。”张承恩拜了,转身离去。

“急召龙口雅,接管南京锦衣卫,骆养性、李若琏。”

“臣在。”×2。

“暂管南京锦衣卫。”

“臣遵旨。”

两人带了圣旨,与信使飞奔而去。

船只靠岸,将士们各取兵甲。

为了减轻行军负担,也是怕有人给皇帝来一下,多数将士们只挎腰刀,像盾牌盔甲火铳等都是放在船上的。

此时情况紧急,自然是全部取出。

飞蜈船炮也开始装填。

“陛……下……下……”南京锦衣卫指挥使马日升牙关打战,断断续续地说道:“臣已经……”

“无需多言,天灾还是人祸,查了便知!”皇帝止住了马日升的解释,道:“即刻启程,有力者跟上,无力者缓行。”

“陛下,请换甲胄,以策万全。”耿仲明拜道。

“准。”皇帝应下,当即脱了外套。

好一个俊小哥,好一副健硕的身材!

不少南臣忘记了形势的紧张,暗暗咽口水,恨不得自荐枕席。

不求断袖,只求一夜欢娱。

皇帝可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穿好盔甲,戴上头盔,挂好弓箭长枪宝剑,打马而走。

虽说都知道不会骑马不要跟皇帝混,但是南京诸臣老的老弱的弱,真会骑马的不足半数。

目送皇帝渐行渐远,周道登跺脚悲叹:“完了完了,天塌了。”

“意外骤起,必有阴谋。”刘宗周叹了口气,道:“准备请辞吧,都怪我等平素疏于监察。”

“有孝陵卫、神宫监,谁能想到会着火呢?”周道登感觉心灰意冷。

皇帝本就是为了革除南京各部司而来,又撞上孝陵着火,能放过各官才怪。

哪怕是天灾,也是因为他们不恭顺惹怒了老天爷,人祸就更不用说。

总之,他们是最好的背锅对象。

“行了,走吧,总不能不回去。”刘宗周叹了口气,抡起两条腿,跟在后面跑了起来。

好在他不到五十岁,倒也跑得动。

周道登就惨了,六十有五,老胳膊老腿真跑不动。

好在皇帝远去后,隐藏在附近的轿夫车夫们都跑了出来,载着自家老爷追向皇帝。

情况紧急,不是装的时候。

大军护持皇帝穿过扬州,傍晚时分到了长江边。

长江水师接应,先把五千马军摆渡过河。

随即皇帝登上龙舟,在飞蜈船的护持下,缓缓驶向对岸。

吴三桂与耿仲明抬着一个箱子过来,道:“请陛下换藤甲。”

皇帝张开双手,徐应元曹化淳替皇帝解铁甲,吴三桂打开箱子,取出藤甲。

就是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藤甲。

这玩意一直都存在,而且同样坚固,但是易燃、不易保养的特性,导致其不能取代铁甲皮甲。

作为救生衣却是很好。

没有人知道皇帝精通游泳,所以随船准备了百余套藤甲,若是意外翻船,皇帝尽可以漂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船到了江心,只听轰地一声炮响,数百条小船从上游冲了过来。

罗腊多一惊,大喝道:“保护陛下!”

各炮抬起炮口。

下游的飞蜈船上,桨手全力划动船桨,舵手控制船只绕过龙舟,往上游去。

苏有功、陈光福等人指挥护驾的船只,引向来敌。

“陛下,是否退回去?”吴三桂问道。

“加速前进,过了江便无事。”说着,皇帝拿起弓箭。

“万岁不可。”徐应元一把抱住皇帝大腿,道:“敌情不明,不可冒险。”

“万岁身负社稷,决不可冒险。”曹化淳跟着跪下。

“陛下安坐,看臣杀敌。”

“臣绝不教贼子登上龙船,陛下放心。”

吴三桂等人跪下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