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 可支配食物(1 / 2)

“董将军明鉴,开原失陷,罪将本欲殉国,然殉国不过一缕忠魂,与国何益?因此假意投金,以为图谋。

今王师至城下,正当反正,罪将愿为内应,请将军派人接洽……”

董大力把信递给众人,待大家看完了,问道:“这金玉和什么来头?”

总兵参将游击都没了那么多,谁知道一个千户什么来头?

诸人摇头。

“那就不管他了,睡觉。”董大力起身要走。

李维鸾诧异地问道:“指挥,如果是真的呢?”

“那你派个人应付一下吧,别被坑了。”董大力想了想,又补充道:“等大军攻城时,真反正的,肯定响应,假反正肯定没动静。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我们的实力。”

董大力走到门口,回头说了一句:“听皇帝的总不会有错。”

目送其离开,李维鸾问道:“皇帝说过这些?”

“说过,皇帝说战斗结果取决于自己的实力,但是董指挥如此理解……”陈于王摇头道:“我理解不了。”

“解释权归指挥所有。”剑廿三悠悠地说道。

“想那么多。”孔有德摆手说道:“等大炮架起来,轰他娘的就是。”

睡觉。

建虏时不时敲敲打打,想睡個安稳觉都不行,当然要抓紧时间养精神。

一觉睡到大天亮,皇帝伸了个懒腰,不想起床。

“爷。”王永庆捧着衣裳进来,道:“按照计划,今日捕鱼船回港,陛下当巡视之。”

“终于回来了。”皇帝一个鲤鱼打挺蹦了起来。

“哎,爷,小心着,要是磕着碰着……”王永庆连忙去扶。

皇帝毫不在意地说道:“最多砍你脑袋,又没有亲族,你慌啥。”

王永庆伺候着穿衣,道:“奴婢这条贱命是爷救的,死就死了,国朝可都指着爷呢,千万不敢有伤。”

“众生平等,再说了,你是朕的贴身太监,哪里贱了?”皇帝顿了下,又道:“最多是残命罢了。”

王永庆翻了个白眼,没跟皇帝一般见识。

洗漱完毕,刚出门,杨肇基捧着一条大海鱼迎来。

拿鱼约有三尺长,尾巴还在甩动,肥硕异常,看着就很适合红烧的样子。

“陛下,渔船回来了,收获颇丰啊。”杨肇基兴致勃勃地说道:“此乃鳓鱼,宋《雅俗稽言》上有言:‘鳓鱼似鲥而小,身薄骨细,冬天出者曰‘雪映鱼’,味佳,夏至味减,率以夏至前后以巨艘入海捕之’。

却没想到,居然有如此大的,今日可要一饱口福。”

皇帝示意王永庆接过鱼,道:“卿为本次渡海作战的主将,正该与军兵同寝同食啊。”

不是,就想着蹭一顿御厨做的鱼,怎么还不给呢?

杨肇基蹭了蹭手,行礼道:“臣谨遵圣谕。”

皇帝搂住自己的大将,道:“走,去码头。”

看看,什么是爱将,这就是啊!

陛下如此爱我,必为陛下赴汤蹈火。

杨肇基立刻忘了吃鱼这件事,脱离皇帝的胳膊,躬身道:“陛下请。”

到了码头上,只见百余艘大小船只靠在码头附近,船上有军兵不断走动。

都是即将出征的将士在进行适应性训练。

码头上停着两艘船,围着数百人,大呼小叫不停。

“皇上驾到~”

“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诸人立刻拜下恭迎圣驾。

“朕安。”皇帝迫不及待地问道:“谁是总管?”

一人拜下,道:“臣拖网捕鱼总管唐小糖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说话。”皇帝扶起唐小糖,问道:“收获如何?”

“臣初八出海,离岸后下网,前两天只得百余斤,经过摸索,臣等发现乃是船速低于鱼速所致。

后根据风向调整,收获大增,一网少则五六石,多则十余石,一日两网,三日满载。

两艘船,总计得鱼四十余石。”唐小糖很兴奋。

“甚好。”皇帝也很高兴,道:“两艘船,四十人,人均一石鱼,仅仅两天而已,比种田强太多了。

当大力推广并鼓励百姓捕鱼,可有难题?”

“网多有破损,须得修补,没有三五日不能恢复。”唐小糖又道:“另外海鱼难养,上船即亡,仅仅三天,便多有腐坏。”

“按照十天收获一次,适宜出海半年计,两艘船可捕鱼七百余石,当粮两千石。

若有万艘渔船,国朝如何能缺粮食,百姓又如何会挨饿?”朱由检看向大海,继续说道:“海洋无边无际,海鱼不可计数,当全力推进此事。

至于保存问题,解决起来不难。

胶州晒盐大获成功,长芦等各盐场皆在改为晒盐,盐量足够。

卿等再出海,多带盐,鱼上船后当场处理腌制,可保不坏。”

“陛下仁慈。”唐小糖拜下,道:“此次捕鱼大获成功,臣斗胆,请回水师效力。”

朱由检扶起唐小糖,替他整理一下衣领,说道:“卿啊,大业未成,如何轻言放弃?”

唐小糖说道:“臣已经请人写成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