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男主的原型!(1 / 2)

对焦嫣的印象冲突。

让陈潇对她产生了怀疑。

怀疑的基础之一,除了形象问题之外,便就是凶手传递出来的信号。

人有七情六欲。

在命案中,很多人的七情六欲都会被无限放大。

那些放大的情欲,就是警方寻找他们作案动机的依据。

但当一起命案里,几乎感觉不到情绪迸发时,对于警方而言绝对是难度提升的体现。

一个不掺杂情绪的案子,动机会变得无从下手。

而陈潇在解剖室里的时候,联想过场景这两个字。

他认为凶手既然对焦国宣与乔志渊的事情这么了解,并且其他的细节也能看出他是了解死者一家的。

从这一点,足可以证明案子发生之前,焦家与乔家所发生的事情他可能参与过很多次。

陈潇来焦国宣家,本身也带着些许寻找场景的目的。

从焦嫣的房中出来,陈潇终于来到了餐厅。

餐厅就是案发现场。

凶手通过投放药物致晕了死者三人。

随后对死者三人进行捆绑,最后再杀害。

在整個案子里有唯一的幸存者焦悦。

她说她在家里看到了那个浑身是血的人!

那个人,她很肯定就是乔志渊。

这些信息,不管是陈潇还是林溪全都清楚。

只是陈潇却在这时将那些信息全都摒弃了掉,他就静静的坐在餐桌最下边的一个位置,正对着焦国宣所坐的主位。

陈潇看着前方,心里开始分析。

案卷上有记录,三名死者的死亡时间相距是有一些时间的。

而且凶手作案的时间,并不是在晚餐的时候。

他所投放的药物,是投进了死者家中的饮水机里。

也就是说,焦家所有人在当晚其实都陷入过昏迷。

不同的是,焦悦醒来了没有被捆绑,所以她看到了一个带血的男人在她的家里。

至于焦悦为什么没有喊没有叫,原因就在于她醒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当时的她是看到有一个人从她的家里出去!

等人出去之后,她才去到的餐厅发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全部都死了。

陈潇在脑海里回溯了一遍案情之后,开始认真的思考着目前已知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自然是乔志渊车祸,焦嫣断手。

第二个场景:乔家与焦国宣决裂,乔志渊扬言要掏出焦国宣的心看看是不是黑的!

第三个场景?

陈潇原本脑海里并没有第三的,但现在他有了一个新的场景。

那就是当焦悦苏醒从房间里走出的时候,他是否看到了焦悦?

不管他有没有看到,最终他都放过了焦悦。

并且他在离开的时候应该是没有太多迟疑和停顿的。

若是有,焦悦就有很大可能看到他的全脸!

所以在整个案子里一直都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方向,那就是凶手为什么要放过焦悦。

是因为他和焦悦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

如果没有,一个将杀人手法做的如此怪异的凶手,他会因为目击者是个小孩而心慈手软?

陈潇觉得不会。

既然不是心慈手软,那有关系的可能性就最大。

再将这个关系进行延伸的话,那陈潇就能想出两个很合理的解释。

比如,焦悦不是焦国宣的亲生女儿?

也比如,焦悦就是焦国宣的亲生女儿。

但有些男人的内心就是不可理喻的爱屋及乌。

他爱韦荣,所以爱屋及乌之下不忍杀害焦悦。

可若是这样,动机不就很大可能是情杀了吗?

整个案子里有情杀的味道吗?

至少在现在,陈潇没有强烈的感觉。

所以他有了第三个并不是那么合理的解释。

这个解释便是:凶手有没有可能就是故意留下焦悦的?并且,他在走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已经苏醒的焦悦!

而他留下焦悦不杀的原因,就是想让警方往韦荣的身上查!

坐在餐桌边椅子上的陈潇,脑海里飞速的转动着。

只是不管如何想,前两种解释他都没有什么感觉,尽管它们很合理,但陈潇却仍旧为第三种解释而心头隐隐激动。

“如果我的感觉没有错,那么我是否现在就可以排除引发案件的关键人物,不是韦荣!”

“再者,韩再老师之前的调查基本就是围绕焦国宣展开的,原因无他,就因为焦国宣树敌太多。”

“但最后韩再老师的调查也无疾而终,所以我是否可以以此先暂时排除焦国宣?”

“排除了他们两个,再加上我对焦嫣的怀疑,所以我不如就将关键人物定为焦嫣!”

心里有了这一想法之后,陈潇起了身来回到了焦嫣的卧室,将那本王大河所著的《人前人后》带了走。

离开焦家,陈潇给王隽打了个电话,确定他们还在康馨医院于是便驱车前往。

等到陈潇到时,医生的面诊也已经结束。

面诊之后的王大河状态倒也看不出什么变化,毕竟他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