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赤仙宗(2 / 3)

风云箓 白玉侯 2073 字 2个月前

就是如今的人皇剑,以此号令天下得帝苑正统,老太师作为人皇剑护道之人亲自承认,更尽心辅佐其统御天下,如此又联合五帝之后横扫天下,妖魔等鬼怪皆无,天下者无有争锋。

再之后玄门者亦有平息,可天下的玄门,历经无数岁月的生死搏杀,仇恨已经掩埋了太多的宗门,虽有人皇号令,可暗地里争斗不止,终于在落神峰天光降临之际天下又乱,四方之内皆有争斗,仙道鬼佛难以均衡,且魔道者更加难挡,这一路天下杀伐真正到了最后的关头,甚至连蛮荒古域也暗中参与。

如此争斗就算是人皇也难以压制,无奈,顾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帝苑老太师亲自出征,统气运之师携人皇剑镇压一切,只是玄门中颇有大能,又联合蛮荒古域以及血海妖魔,且有沧海、南海以及西北以西许多隐世不出的方外散修,连同异族在内掀起了惊天的波澜。

老太师孤掌难鸣,苦斗十五年终成大祸,双方自定决战之地,正是如今泊阳谷所在,那一场大战,人族之师死伤惨重,幸有最后关头,以当时身为苍云宗宗主的白乾一亲自游说,连五帝之后各大宗门旁支在内赶赴相助,更有人皇亲许,赴万千造化为代价,拨弄蛮荒古域赤磷一族,以及海外群岛之人临阵倒戈。

当时正是由道家之首青离宫掌教真人长春子亲自出面,更联合五大宗门共同作保,现身赤磷一族的族长广幕真人率先倒戈,之后陆陆续续不少域外的势力倾向人族,大道之争就此被完全泯灭。

虽然不能彻底灭杀动乱之祸,但定为邪道除名人族之外,还算了却了无量的灾劫,至此之后,邪道者以魔道为首,自号魔宗传承分支,有万魔渊统领诸方,其掌舵之人魔山老祖更是非常人能敌,一时间统御邪道,虽然不能与帝苑者所谓的人族正统的正道争锋,但有邪道支撑,也算是风头无两,正邪两道少有能及。

而在他之外,邪道者亦有鬼妖等诸多修行,号万仙之地宗门颇多,内有扶灵山、幕朝窟等许多势力,也算是一方之雄,至于那蛮荒古域以及幽冥血海,外加西北以西等妖魔聚集之地,本是异族世袭,可大战后,战败的宗门以及许多古老的部族等被帝苑驱逐,故而也分散定居,至此也各有传承。

另外眼下正题,那泊阳谷当初本是大战之地,决战者怨气聚集,死气凝结,邪恨仇怨更是颇深,此地无有镇守必然要酝酿灾祸,只是古来之间,此地一直无人,以帝苑为首的各大宗门也尽有属地,往来迁徙多有不便。

此时临阵投诚的赤磷一族自告奋勇,以其护道宗门赤仙宗为首,赤磷一族整个部族之人尽数迁来,而根本原因,其原本所在的蛮荒古域因叛逃仇视,自然也无法回去,加上赤仙宗宗主,也就是赤磷一族的族长广幕真人悔恨于十二大巫族本是一支,自己随弃暗投明,顾及天下人族携宗门投诚,可到底本是蛮荒之人,故心中有愧,便自行除去蛮荒之名。

但人有念旧之心,亦有归根之情,蛮荒古域,十二巫族,直到光幕真人寿元耗尽依旧是心中最深的愧疚,故迁往泊阳谷之际,赤磷一族改头换面,其护道宗门赤仙宗以地为名改名泊阳谷,遥望蛮荒古域沟通两道之间,其本身部族,念旧之下改巫族谐音,便以邬为姓氏,从此泊阳谷一脉稳坐咽喉,扼天下之要道,镇受蛮荒古域再不侵犯。

而人皇当时也兑其承诺,许帝苑通天阁中炎帝之道赐予泊阳谷,并将真阳图一并交至,此外另有诸多造化也同时相赠,至此泊阳谷一脉以太阳真火炼杀怨气,化解决战时无数的怨恨,以保其所在之方圆苍生无虞。

在那之后,当时泊阳谷的谷主广幕真人或许是寿元耗尽,也或许郁郁而终,总之大道之争消弭不久,其谷主只为传于长子之后,三日间便兵解归天,其死后身躯不葬,尊其本身遗愿,由其长子,也就是继任的泊阳谷谷主邬广亲自相送,遗体送至蛮荒古域交给曾经的盟族发泄怨恨。

再之后泊阳谷少有外出,其谷主邬广也时常闭关,后来甲子之战猛然爆发,邬广受命继任帝尊,金乌大帝就此得帝苑兑现了当初约定的承诺,待有帝尊故去之后,玄门五帝必有泊阳,而金乌大帝也是在甲子之战中崭露头角。

其修为高绝,太阳真火灭杀邪祟,金乌之名也传遍天下,再后来寒门门主狱中人伤重不治,甲子之战进入了尾声,金乌大帝便不再参与,携泊阳谷弟子回返山门,此后少有外出,泊阳谷弟子也少有走动,近两百余年,除了帝苑相邀,玄门中大事发生,也就百多年前两仪门之事,金乌大帝的胞弟鄔灼外出走动,也就只是金乌大帝的嫡传弟子阳泊涣叛逃宗门有所牵连,整个泊阳谷一脉基本不出。

可今日瑶池仙境内有凶险,不止苍云大帝白乾一亲自出手,就连这位金乌大帝邬广都亲自现身,可想而知,瑶池仙境今日的局面,其背后隐藏的未知何其巨大,或许牵扯的不止是风尘等人,也不知瑶池本身的麒麟之事,就算是姬瑶仙子,也并非今日全部的谋划,这背后或许有更大的阴谋,只是眼下还看不透彻。

或许那大祸的根源,太阴镜中意外现身的上古恶灵知道一切,也或许方才出手却不曾动手的苍云大帝白乾一了解许多,可他二人不管如何,皆是阅历非凡见识非凡,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