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2 / 3)

小哑巴[古穿今] 犹姜 2031 字 2个月前

宋泊简听他嘶嘶抽气,忍不住侧头看他。

少年一向白皙的脸颊现在泛着红,从柔软皮肤下透出来,脸颊粉嘟嘟的,鼻尖还冒着汗珠。嘴唇被辣肿了,现在微微张着,糯米白的牙齿露出来,他嘶嘶抽气,水红舌尖在牙齿后面一闪而过。

宋泊简近乎仓促让自己移开视线,把目光焦点放在巫澄眼睛上。

巫澄注意到他的视线,蹙着眉头看他,带着几分求助。

赶在上车前,宋泊简带巫澄去早餐店旁边的小超市,买了瓶冷藏过的甜牛奶。

罐装的牛奶,刚从冰箱里拿出来,外面就迅速结上一层水珠。宋泊简拉开盖子,把吸管插进去,才递给巫澄。

巫澄接过牛奶,喝一

大口含住,感觉冰凉凉的甜牛奶,一点点驱散火辣辣的难受。

他含着这一口,自然把牛奶递到宋泊简面前,示意他也喝。

宋泊简没觉得辣,现在看着这根带着细微奶渍的吸管,下意识抬眸看巫澄。

因为吸管,嘴唇上没留什么痕迹,只有嘴唇最中间,含吸管的地方沾上湿润。唇珠原本就因为吃辣肿肿的,现在几分潮湿,看上去水乎乎的。

他仓促抬头看向马路边等待的其他人,摇头拒绝巫澄的分享。又叮嘱:“慢点喝。”

巫澄点头,双手捧着牛奶,跟宋泊简坐上去博物馆的车。

这个牛奶和之前喝过的牛奶不一样,不带牛奶的腥味,也不是酸奶的发酵酸甜,而是单纯的甜,像一开始吃到的奶糖,但比那个奶糖还要更好喝。

巫澄认真含着,等牛奶凉了才咽下去,感觉到牛奶淌过喉管,满嘴都是这个甜甜的牛奶味,他越发惊喜。

吃饭的地方离博物馆不远,他们很快就到了。

下车的时候,巫澄的甜牛奶还剩一小半。

博物馆不允许拿饮料进去,担心饮料撒了引来虫子伤害展品,也担心处理不及时害其他游客滑到。

宋泊简看着巫澄手里剩一半的牛奶,小声告诉他:“不能拿进去,丢掉吧。”

可是这个牛奶非常好喝!甜甜的!

巫澄睁大眼睛,认真看宋泊简,再看自己手里的牛奶,满是不舍。

他咽下嘴里这一口,又喝一大口。试图用这种行为告诉宋泊简,自己可以把这瓶牛奶喝光。

早上吃这么辣的米粉,再猛得喝这么多凉水,一定会不舒服。

宋泊简捏住吸管不让巫澄吸,和他商量:“出来再给你买。”

吸了好一会儿L也没吸出来,巫澄吐出吸管,摇摇罐子里的牛奶,失落的把罐子递给宋泊简。

宋泊简把牛奶拿去丢掉,空出手来,还是没忍住,揉了揉巫澄的脑袋。

牛奶被丢掉,巫澄原本是失落的,但当他进入博物馆,看到里面众多展品后,就忘掉牛奶的事情了。

商朝开始就有原始瓷器出现,彼时制作水平底下工艺也不稳定。东汉,烧制瓷器的温度达到一千一百度以上,于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正式出现。

巫澄还记得南初那时候,宫里的瓷器并不多,只有青瓷和黑瓷,他听说别的国家出现了白瓷,但他也没在南初见过白瓷。上次跟着宋泊简去博物馆,见到很多很多瓷器,有很多颜色很多花纹,非常精致漂亮。

但现在,在这个博物馆,放眼望去都是瓷器。

六个人聚在一起,也不需要什么讲解,宗平晓带他们逛,自然做讲解。

要录节目,不能在博物馆浪费太多时间,宗平晓挑了些很有代表性的文物讲了讲。

商朝原始瓷。

东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瓷器。

唐代瓷器真正成熟起来,白瓷越来越白,还出现了三种颜色交叉混合的唐三彩。

宋代瓷器百花齐放,出现五大官窑,瓷都也是这个时期得到皇帝命名,从此成为制瓷中心。

之后,瓷器随着技术和审美标准,不断进步着。

巫澄现在还是没能认清所有的字,也没办法把每一句话都对上并了解意思,对历史更是一窍不通。

但随着宗平晓的讲解,他还是如痴如醉的看着展柜里的瓷器。

这个博物馆里都是瓷器,这么明晃晃摆出来,瓷器的变化就更加明显。

除了巫澄很熟悉的青瓷和黑瓷。

后面就是他一点不了解的白瓷、青花、釉里红、斗彩、珐琅彩,还有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不同的瓷窑烧出来的瓷器各有特点。宗平晓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每种瓷器的特点,巫澄跟着他手指的方向,认真看着。

其他人或多或少的见过不同的瓷器,现在看过去只是把已有知识串起来。

但巫澄完全不知道,他在近乎一无所知的状态看下去,只觉得自己好像个读者,从第一页直接跳到最后一页,现在又从最后一页回溯过去,把这本书都看下去。瓷器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随着时间发展不断成长壮大。

这种感觉很难讲,就好像他没经历过也不知道的一千六百多年,甚至在南初之前的两多年,以这种方式展现在他眼前。

巫澄看着越来越多的颜色、越来越精巧的工艺,越来越复杂的造型,内心的激动无以复加。博物馆中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