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南虞的反击(上)(3 / 4)

鼎沸,一两个人怕是忙不过来。只希望明日能好些。” 可谁都知道,南虞打得这一巴掌,既精准且狠毒,一时三刻实在很难缓和。 北周武将纷纷上书请战,文臣里倒有反战派,可在这十二条人命前,实在不好直接开口,只能暗戳戳地跟皇帝嚼舌根。 宰相蒲久霖便是其中代表:“南虞内乱如鹬蚌之争,北周按兵不动,便获渔翁之利,贸然插手,恐使鹬蚌求自保而并合,反为不美。” 建宏帝说:“北周重臣,蒲相同袍,就在这镐京城中,朕;眼皮子底下遇害,主谋是谁人人皆知,而蒲相认为朕应该忍气吞声,等着天收南虞?” 蒲久霖听出他口中;怒意,依旧不卑不亢道:“小惩大诫,适度为宜。” “哦,蒲相以为,如何个小惩法?” “陛下可陈兵边境,再调水军迫近江城,以示军威,要求南虞派使臣前来镐京申释。另外,再派使臣前往榕城,暗中结交摄政王之子秦昭,以助其势。” 建宏帝说:“朕记得朕曾两度派遣使者于摄政王,都被拒之门外。” “此一时彼一时。昔日摄政王如日中天,独掌南虞朝纲,自然可以目中无人,如今摄政王身死,其子秦昭借父余威仓促起事,诸事不具,正需臂助。榕城与我朝南北夹峙南虞,合则两利,岂有不应之理?长此以往,此消彼长,南虞两面应付,国力削弱,是必然之势。到时候,再出兵南伐,水到渠成!” 建宏帝道:“这一等,又不知多少年。” 蒲久霖躬身道:“陛下春秋鼎盛,等得起。” 建宏帝不置可否。 听闻宰相代表文臣偷偷向皇帝进言,武将也坐不住了,派出皇帝竹马太尉刘彦盛。 皇帝接见刘彦盛,态度自然了许多,直接盘膝坐在榻上,拍了拍身边;位置:“想说什么说吧。” 但刘彦盛不敢造次,榻边跪坐,仿佛闲聊般地说起:“新年将至,臣;弟弟送来家书,说他不思回家,只是常常站在城楼南望,不知何日渡江。” 北周有三位边境统帅。 驻守北境;平罗郡王,驻守西边;海西公世子,以及驻守南防;刘太尉之弟,骠骑将军刘坦渡。 建宏帝笑道:“好志向,虎兄有虎弟啊。” 刘彦盛道:“此次南虞之举,乃挑衅国威,是否叫坦渡还以颜色?” “南虞派;是死士,坦渡乃朕;心腹爱将,不可相提并论。”建宏帝摆手,将手边;点心推到他边上,“吃吧,你一向嗜甜,得了一口烂牙,夫人管得严,也就在朕这里能吃上一口。” “谢陛下恩赐。”刘彦盛笑着吃点心。 “你家和永丰伯;亲事商量得如何了?” 刘彦盛见他转移话题,识趣地不再提刚才;事,顺着往下说道:“说来也巧,坦渡有个儿子,原本和当地知府之女定了亲,过完年就要成亲了,不巧前阵子巡检使揭发那知府私通南虞,一家子都拿下了,正往镐京里送。我先一步收到消息,便想着他与致远年龄相仿,娶永丰伯家;女儿刚刚好。永丰伯人在镐京,两家也算是知根知底。” “知根知底。”建宏帝玩味地重复了一遍,笑道,“说;不错,傅家根基在南防,坦渡若能得到傅家支持,日后南伐,也能顺心顺意。” 刘彦盛低着头吃点心,也不知听进去几句。 * 随着傅家嫡系与旁系冰释前嫌,今年除夕,在京;族人便拖家带口地赶来永丰伯府祭祖。傅夫人好久没有主持过这样大场面;宴会,繁忙中难掩眉宇间;神采飞扬。 傅礼安身为嫡子,是下一代;领头人,族中同辈都围绕着他说话。 傅夏清则跟傅夫人身后招待女眷。 傅希言原本想找个地方躲懒,奈何傅轩还守在皇宫,他是此时家中除了傅辅外,唯一有官职在身;人,自然要肩负起招待;责任。 可应付长辈实在心累,尤其他们哪壶不开提哪壶,最爱问他;姻缘。 傅希言起先还拿傅冬温顶缸:“三哥还没有定亲哪。” 然而,男人嘴碎起来,不逊于任何人:“定亲要趁早。你三哥也可以一起相看。” 傅辅招呼完一波人,正好走过来,哈哈笑道:“他已经有心上人了,你们不必替他操心。” “哦,有心上人了,是哪家千金啊?”其他人更感兴趣了。 傅希言斜眼看老爹,看他怎么收拾局面。 傅辅气定神闲:“他从小喜欢练武,前阵子不还出去了一趟,认识了江湖人,一来二去,就看对了眼。” “江湖人啊。”族人顿时有些不大满意。 傅辅说:“我对他要求不高,只要自己心里喜欢,对方家世清白,婚后相敬如宾,平安顺遂,也就可以了。” 族人想起老永丰伯当年;做派,就是为了一点权力,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不免以为傅辅是为免嫡庶之争,所以让傅希言低娶,顿时觉得也是家庭和睦之道,纷纷点头道: “也好也好。” “什么时候成亲,我们随礼。” “我傅家本就是靠军功挣得;家业,未来侄媳妇擅武,正是相得益彰啊!” 一群人哈哈大笑。 听得傅希言头皮发麻,朝傅辅使了个眼色。 傅辅手背在身后,朝他挥了挥。 傅希言如蒙大赦,面带笑容,步步后退,慢慢地退出了人头攒动;厅堂。 这边待不得,回房太寂寞,傅希言走着走着,便来到了自己原先住;院子外。 寿南山正在门口贴对联,见他来了,哈哈笑道:“我就知道这个日子少夫人一定会来。” 傅希言扭头就要走,寿南山忙道:“少主正在里面等你呢。” 傅希言问:“等我做什么?” “您进去就知道了。” 傅希言看他神秘兮兮;样子,好奇地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