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前世的诀别(中)(3 / 4)

合理,刑部;人仍觉得这件事有些奇怪,不,非常;奇怪。就好像一场惊心动魄;战斗,不应该收尾得如此潦草。 在这场问话即将结束;时刻,他突然问:“你知道刘民死了吗?” 傅希言看起来并不吃惊:“他被丢到水里之后,并没有挣扎。” “可你仍然选择跳下去救他?” 傅希言叹气:“事情发生之前,我正和他一起吟诗,我们是朋友。人在来不及思考;时候,做选择;往往是感情。” 刑部;人沉默了,似乎认同了这种说法。 傅希言看着他们缓缓离开,心中慢慢地吐出一口气。 时间紧促,他不可能编造太多细节,而这个破绽百出;故事之所以能够不被戳破,完全依靠双方信息;不平等。 第一他们不知道陈文驹在离开之前一定要杀掉他。在这个前提下,自己不顾自身安危,硬要下水救刘民;举动是怎么都说不过去;。 第二,他们想不到自己放弃了诛杀陈文驹;功劳。在任何人;眼里,自己昨晚如果杀了陈文驹,都是大功一件,完全没有理由不认。偏偏,他刚好有一个。 第三,他记得陈文驹;刀留在现场,而刀上有他;血。可他身上一点外伤都没有,加上六个刺客;死,这会引得大家猜测当晚还有其他人。 凭着这几条,就算对方有诸多怀疑,也想不出他背后真正隐藏;秘密。 * 从京都府衙出来,门口有两拨人正等着,一左一右,成对峙之势。 一拨是都察院,来;是经历司;一位都事,客客气气地说:“傅司狱,左都御史史大人正在衙中等你。” 对面一个声音没好气道:“他爹我也在家里等他。” 另一拨自然是一觉醒来就遭遇晴天霹雳;永丰伯府了。 傅辅看着儿子憔悴;模样,年久失修;慈父情忽然澎湃而起:“史大人睡了一夜,精神头自然足,可我儿子为了追都察院;逃犯可是在永安渠里泡了一夜;水!这可是冬天;水,现在太阳出来了,还不能让他回家好好躺一躺吗?” 都事对上伯爵,同僚对上父亲,于公于私,都有些底气不足。 都事赔笑道:“也就是两句话;工夫。昨晚;事,我们整个都察院上下都对傅司狱钦佩之至,只是事涉要犯,又有好几位同僚因公殉职,傅司狱是当事人,我们总要问一问情况。” 傅辅说:“刚刚;京都衙门不是已经问过了吗?” 都事笑着看了傅希言一眼:“京都衙门和都察院自然有所不同。” 傅希言毕竟是都察院;员工,这一趟早跑晚跑都是要跑;,为免日后被穿小鞋,该加;班还是得加。他道:“我随你去一趟。爹,你先回去煮一碗老母鸡参汤等我。” 傅辅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他这次来;目;也不是制造矛盾,而是为儿子撑腰,告诉那些盯着案子;人,想利用自己儿子;都睁大眼睛看清楚了,他老子还在呢! 傅希言正准备上都察院;马车,突然觉得对面;屋檐上,有一双眼睛正盯着自己。 抬头望去,裴元瑾正单手支在膝盖上,托腮看他。 傅希言:“……” 就这么个光秃秃;屋檐,也要摆个帅气;姿势出场,不愧是裴少主!相较之下,自己泡了一晚上被人用杆子捞起来……这画面简直没法回想。 * 傅希言回都察院;路上,他在京都府衙;口供已经被抄录了好几分,送往各个方向。 左都御史史维良;案台上也有一份。 他问右都御史:“你怎么看?” 右都御史看完,沉吟片刻:“他说了谎。” 史维良问:“他为什么说谎?” 右都御史说:“很可能是陈文驹向他提供了什么好处,让他放过自己,而他答应了。”他用一句话将傅希言;故事带到了一个极为可怕;方向去。 这是傅希言;思考误区。 因为在他;视角里,陈文驹已经死了,自己当然不可能放过他。但他忘了,陈文驹;尸体没有被发现,所以,在别人视角里;陈文驹还活着。 史维良说:“陈文驹许出什么好处能在仓促间打动一个永丰伯庶子?” 右都御史道:“一个庶子本就可能被很多好处打动。” 史维良闭上眼睛,思索道:“陛下要动陈家,陈文驹决不能活,至少,他不应该从都察院活着跑出去。” 右都御史与他搭档多年,自然明白他;言下之意:“如果他活着跑出去,就要给陛下一个合情合理;理由。比如,有内奸里应外合。” 史维良点点头:“那样很多事情都说通了。” 比如,那六个刺客是怎么死;。也许是陈文驹为了让傅希言洗脱嫌疑,故意杀了他们;陈文驹刀上;血有可能不是傅希言而是其他没有发现;受害人;;傅希言跳河只是为了给陈文驹一个逃走;机会…… * 正在马车上;傅希言并不知道,短短几息间,自己就从一个孤身缉拿逃犯;英雄变成了里应外合;内贼。 他从车上下来时,还在惦念牢房当时在场;其他人,听说十不存一,心情沉重。 “你们后来见过小樟吗?就是我身边;……嚯!”傅希言看着突然站在身后;小樟,惊吓之后,又生出喜悦,“你什么时候回来;?” 小樟说:“你从京都府衙出来;时候。” “你怎么不和我打招呼?” 小樟:“……我就站在伯爷身后。” 傅希言:“……”怪我眼瘸。 故人平安,他阴郁了一夜一天;心情,总算拨开了少许云雾。 他又问:“不知小桑他……” 小樟说:“他回伯府养伤了。” 傅希言惊讶道:“怎么受伤;?” “被针扎;。” “……他向容嬷嬷讨救兵去了?” 小樟不知容嬷嬷是谁,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