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经验之谈 陛下对们你们真好(3 / 5)

吗?”

长途奔袭、尚未歇过乏的赵破奴也感到疲惫:“在城里憋得吧。你们去,我近日总感觉睡不醒。”

同样有这种感觉的还有霍去病和阿奴。站着走着不困,坐下一会就打哈欠。卫长君叫他俩带卫伉回屋睡会儿,饭做好了叫他们。

卫青如今乃大将军,他不认为自己身份尊贵,可他确实千金之躯。长平侯府一众护卫送他到此,临走的时候又留下两人。

那二人被卫青撵去西院。卫长君站在大门口把二人叫出来,随公孙敬声和霍光去山边。

二人下意识看卫青。卫青叹气:“霍去病、卫寄奴和赵破奴在屋里。”

霍去病和阿奴的功夫比他俩好。闻言二人这才勉强离得远远的。

卫长君好笑:“看把你愁的。”

“我无论去哪儿,身边总有至少两人跟着。”卫青闹不明白,“好像我成了大将军就丧失了功夫似的。真出点什么事指不定谁救谁。”

卫长君:“人是陛下安排的,他们不敢疏忽大意。”

“大舅!”

卫长君吓一跳,顿时想把混小子抓过来揍一顿:“你表兄在睡觉!”

公孙敬声捂住嘴巴跑过来:“我发现地里的野鸡兔子又多了。红薯叶子都啃秃了。”

这几年山边只有三家奴仆,打猎的人少一大半,野鸡和野兔肯定比以往多。卫长君叹气,朝屋里瞥一眼。

公孙敬声去拿他和霍光新买的弓箭。

卫长君注意到赵大抄着手在门口仿佛听候吩咐,卫长君叫他回屋歇着,顺便把曹女找来。

许君交给卫长君一包钱,卫长君就问曹女,她有多少钱。曹女早准备好了,抱出来就同她显摆:“奴婢比许君多。”

卫长君无奈地笑笑:“她那边地虽多,人也多。粮食还被我送给去病一批。那边离山远,这边离得近,瓜果也不少,你们自是比他们省钱。”

许君给的钱卫长君只收三成,余下的换成衣服鞋子分给奴仆。这样比按人口分钱更能叫众人满意。

如今卫长君同样拿出三成,余下的给曹女:“改日叫人进城买些衣物,可以买布自己做,也可以买回来你们做。”

曹女摇着头表示穿不了那么多。

卫长君:“给你们的就是你们的。可以拿去卖,也可以同别人换饰品。”从他那份里头抓一把铜钱,“骑驴去八阳里买一筐公鸡和母鸡,留这几日吃。”

曹女先前看到霍去病和阿奴瘦的心疼的直掉眼泪。闻言她就回屋拿两个箩筐。

卫青小声说:“大兄挑的奴仆都很好。”

“丑话说在前头,犯了错严惩。你也可以。”卫长君突然想起一件事,秦岭脚下很多楮树,甚至比竹子多:“曹女!”

曹女掉转头试图下来。卫长君起身阻止,到跟前说:“你去里正家中看一下。要是他身子骨很好,叫他来一趟。”

“他很好。前几日还来问,你怎么又进城了,何时回来。”

卫长君:“那你就说我有事告诉他。”

不是商议而是告诉,里正意识到不是叫他帮忙,或交代他什么事。

天色不早了,里正便驾牛车过来。

卫长君送梁家里棉籽那事到明年肯定传的人尽皆知。纵然八阳里老里正仁厚,心里头也很难不多想。卫长君当时便想到此事。

边关缺纸,朔方纸还没卖到关中。这就导致里长听到随处可见的楮树也可以做纸,顿时喜不自胜,惊呼不用费劲种竹子。

卫长君等他心情平复下来:“兴许卖不上竹纸的价。”

“大公子可能没留意,竹子太硬,劈开费劲。换成楮树枝,女人就可以做。我们闲下来可以做别的。勾树枝也不需要我们,小孩爬上树一会儿掰的就够用了。”

这些卫长君倒不曾考虑到:“是我没想到。”

老里正可不敢怪卫长君。十多年前卫长君帮他们可以解释为他没钱请人做活,也可以说他为了博贤名。如今他是国舅爷,皇帝也不敢轻慢卫家,卫长君可以不必告诉他。可见卫长君固然有私心,也真是个好人。

八阳里老里长不禁说:“大公子万万不可这样想。”

“那我就不留你了。”卫长君笑着说。

先前卫青见他过来便回屋了。听到老里正说出告辞的话,卫青从院里出来,望着远去的背影:“明日一早便会来砍树?”

卫长君:“不必砍树。在竹竿上绑个铁钩把树枝勾断就行了。不过如今的树枝老了,最好用立夏前的树枝。”

“那能做成吗?”

卫长君点头:“很粗糙。不过也无碍。他们初学初做,用最好的树枝也很难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