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古代婚后日常(太子自白)(1 / 3)

12

谢家和宋家的旁支, 都是从族谱上扒来的。

谢沉派人去两家的旁支搜寻适龄的孩子,总共找了十来个。

现在这十来个孩子,全部被带到宋皎面前。

宋皎有点头疼:“先带他们下去安置吧,这样看, 我也看不出来该挑哪个。”

等孩子都被带下去了, 宋皎转头看向谢沉:“怎么不跟我商量?”

谢沉骄傲地扬了扬下巴:“老婆, 这是给你的惊喜!”

惊喜, 指大变活人, 给宋皎弄一连队七八岁的儿子。

“……”宋皎一脑袋撞在他的胸膛。

谢沉抱住他:“怎么样?有没有喜欢的?”

“……你随便把人弄过来,他们父母同意吗?”

“当然同意,有什么不同意的?”谢沉拍拍他的背,“你放心,每一个都查过了, 家里人都不多,都是老实巴交的, 和其他势力没有牵扯。你只管挑, 挑好了就把整家人都接过来,慢慢养。”

宋皎抬头看他:“你都办好了?”

“办好了,不会出事。”

宋皎想了想:“那我就挑人了。”

“挑吧。”谢沉低下头, 压低声音, “你想自己生一个也可以。”

宋皎掐他腰腹上的肌肉:“要生你自己生。”

可是宋皎挑花了眼,也挑不出来,他最后还是决定求助他的朋友们。

可是朋友们的意见也不统一。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 还是蓝衣服的那个好, 看起来就是贴心小棉袄。”

“卯卯,听我的,我养孩子好多年了, 那个绿衣服的比较好。”

“放屁吧,你去年还被鹦哥家那个气哭了呢,还养孩子好多年?”

最后宋皎看向温知:“智多星,你觉得呢?”

温知抱着手:“别问我,我没老婆,也没小孩。”

温知是这一群朋友里,最迟的、至今为止还没成亲的。

“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他一贯的说法。

宋皎道:“智多星,你看人的眼光一向很准,帮忙看看。这可是未来的皇帝,万一你有机会成为三朝元老、太子帝师呢?”

朋友们顿了一下,然后把他按住:“卯卯,这没必要,真没必要。”

温知十分无奈,最后还是决定帮忙看看。

他留在宫里,教那一群小孩念书,教了三天,就着三天的内容,让他们考试,看谁的资质最好。

考试那天,所有朋友都在,说要帮他们把把关。

少年们在楼下考试,一群人坐在楼上栏杆边,低声交谈。

“右边那个下笔如有神,很不错。”

“那个抓耳挠腮的,不行。”

牧英惊道:“我去,卯卯,左起第一排第三个打小抄,这个绝对不能选。”

宋皎趴在栏杆边:“哪里哪里?让我看看。”

温知皱眉:“鹦哥,你小时候打的小抄还少吗?”

“我错了。”牧英躲到宋皎身后,然后被谢沉拽开。

宋皎还看着下边:“智多星,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个孩子还有个人帮他研墨?”

温知道:“说是从自己家带来的伴读,我讲课他倒是听得认真,让他考试他又不肯,大概是碍着主家。”

可是宋皎却看见那个伴读同自己的主家窃窃私语。

牧英又道:“卯卯,这俩也作弊了吧?”

他话音刚落,那个书童便抬起头来,同宋皎对上目光。

宋皎想了想,吩咐侍从:“多添一张桌案,让那个伴读也去考试,跟他说必须自己考,他不考,主家的成绩也作废。”

侍从领命下去,很快就把那个伴读带走了。

而那个伴读一走,主家孩子便开始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答题了。

谢春就是这样被宋皎选上的。

他当时已经十二岁了,超出谢沉划定的年龄范围。

但是宋皎觉得他合眼缘,再加上他用卷子征服了温知。

倒不是他占了年龄大的便宜,是他确实答得好,老成稳重,胜过许多太学学生。

考试之后,侍从就把他带上楼来,宋皎问他的身世。

他说话也大方,毫不畏惧。

他也是谢家旁支的孩子,只是年岁不和,再加上生母早逝,后母才让他陪着弟弟进宫,做伴读。

宋皎又问了他两个问题,他一一答上来了。

他和谢沉交换了一个眼神,谢沉也没异议,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宋皎又问他:“我想把你留在宫里培养,你爹娘那边,把他们都接过来,可以吗?”

谢春俯身叩头:“谢春愿与父亲后母断绝关系,只求殿下恩准,让我将亡母牌位接到身边。”

宋皎很快就明白了,大约是父亲后母对他并不好,他当然不想把他们接回来。

谢沉道:“你自己做决定,和他们断绝关系有什么后果,你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