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 134(二更)(2 / 4)

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陛下有意监督兴昔亡可汗与继往绝可汗的动向,由你这位同属突厥部的将领出行,也再合适不过。”

“所以,你敢不敢担下这个重任?”

卓云本就是个直来直往的脾气,李清月便没同她绕弯子,直接将她的优势都给说了个明白。

当然,劣势也是有的。

没等卓云对上一个问题做出应答,李清月已接着说了下去:“我能猜到你的顾虑。”

“独孤将军算是一位老将,虽然因为历来求稳,相对来说在将领里易于相处,但能否和你这位特殊的将领处好关系,谁也不敢确定。”

“你麾下的兵卒可能会因你是个女子而对你有所小觑,需要你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和他们相处。”

“此外,在西域行军

() ,不可能有我在旁制定方略,在必要的时候你需要自行斟酌上级的建议,考量自己这一路兵马的动向。若出现了问题,可能就会像郑仁泰的情况一般,几l乎全军覆没。()”

那么,你有面对这些困难的勇气吗?()”

这三条不利之处被放在了优势的后头说出,不是寻常的劝说之法。

可也就是这样的步步紧逼,非但没让卓云因此而打退堂鼓,反而吐字坚定地给出了一个答案:“有!”

她当然有这个勇气,也敢接下这个任务!

在旁人都觉得她仅仅是公主护卫的时候,她能把握住机会斩杀鬼室福信,为自己争取到了第一批敬重于她的士卒。

她也能在公主的谋划之中做那个执行任务的先驱,在领取到将领权柄的时候身先士卒、舍身忘死。

百济、高丽的辗转作战中,她也学会了很多做侍卫的时候不需要知道,做将领的时候却必须要知道的东西。

此前跟随公主一起学到的东西,都在这样的实践之中一步步变成了本能反应。

如果说她此前答应了公主的护卫募招,仅仅是想要让自己的一身武艺找到一个发挥的去处,那么如今,她也想试试能不能做一个更好的将领,统御更多的下属,打出下一场为人所铭记的战事。

被叫做“阿史那将军”的感觉,真是让人感到——

或许应该叫做着迷吧。

李清月笑道:“那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她都说自己有这个信心了,自然是该当走马上任去,好好体会这出委任所赋予她的权力。

在卓云下意识摇头的下一刻,李清月当即吩咐道:“来人,帮我们的阿史那将军,伊丽道行军副总管收拾行装!”

卓云顿时一脸黑线:“大都督,您这是不是太过积极了一点!”

哪有前脚还在探讨这个官职委任合理性,后脚就要打包将人送走,活像是在赶鸭子上架的!

知道李清月脾气的,还能说这是公主办事向来雷厉风行,就像她此前偷跑也是说走就走,一点不带犹豫。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公主对她这个侍从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呢。

李清月伸手将她推向了住处的方向:“哎呀,你早点升迁,去边地干一番大事,留下来的亲卫位置呢,正好也有人顶上。”

在旁听着这一出对话的澄心差点笑场。

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像是喜新厌旧啊!

可想想阿史那卓云的任职西域,该当说是走上了正儿八经的仕途,算是升迁之喜,她又止不住地为卓云高兴。

算起来,安定公主的侍从都有一番好官运呢。

前头有被“贬”去梁州的唐璿,因为检举废太子李忠有功,得到了梁州刺史的位置。

后头又有协助公主一起离宫的卓云,不仅没有遭到惩处,反而因为战场上的历练而得到了独立作战的机会。

而公主的两位伴读,一位贴身侍女,还有老师,都随着公主崭

() 露头角而有所收获。

也不知道随后到来的姚元崇(),以及那位快要抵达长安的庞氏女?(),又会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庞孝泰的儿子不少,女儿同样很多,但哪怕他出身岭南,学习了武艺的也只有两人,其中一人还已出嫁,剩下的便是个名叫庞飞鸢的十七岁姑娘。

比起擅长骑射的卓云,听说这位庞娘子更擅长于灵巧的身法和近身格斗。

或许,在公主这里,她也能有些特殊的用处。

澄心正想到这里,又听到那头公主在和卓云唠叨:“若我猜的不错的话,你的机会应该不在提防吐蕃趁机向西域动兵。上次他们干过一次手伸出来太长的事情,被苏老将军给胖揍了一顿,现在还盘算着吞并吐谷浑呢。”

“所以你的机会还是在盯着那两个西突厥可汗上。我帮你撑腰,你不用因为他们两个和你一样都姓阿史那就对他们留手,要是发觉他们真有什么不轨之心,踩着他们的脑袋当你的战功便是……”

“大都督,”卓云无奈地答道:“突厥部落林立,我跟那两位没交情。真要用他们来换战功,我不会留手的。”

所以不用在这个时候再提醒一句这个。

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若说她先前还有几l分即将离开公主的心神不定,在这种絮絮叨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