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3 章 年复一年(1 / 2)

“咱们之前推测出这个怪谈的杀人规则和颜色有关,而且当时你提出的几点疑惑我也同样不明白。但看到这张照片,我大概就有思路了。”

“f市的确没有擅长画画且出名的艺术家,但是大灾变前,逃犯聚集地的位置里有!”薄言昭边说,边示意时雀和拜金小丑看投影。

薄言昭直接调出两张画作来。

其中一副是《日出》,另外一副叫《沉阳》。

“你们看这两幅画。”

拜金小丑:“不是一个人画的吧!”

时雀:“在大灾变前艺术史里,这两幅画是同一个人画的。画师名字叫李元,是华国当时有名的油画大师。《日出》是他年轻时候的代表作,《沉阳》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拜金小丑:“不可能!这俩画基础价格就不同,因为执笔人不一样。”

薄言昭:“对!的确不是一个人,因为画《日出》的是年轻时候的父亲,而画《沉阳》的,是他的小儿子。”

“不仅如此,你们仔细看后面这些画。”薄言昭陆续又将十多幅作品的照片调出,投影到屏幕上。

拜金小丑看了一眼,“这些都是那个儿子画的。”

时雀:“所以李元这个名字下的作品,其实是出自两个画师?那就难怪了。”

拜金小丑:“怎么说?”

时雀:“我们在学校学习大灾变艺术史的时候曾经分析过李元这个画家。因为他是大灾变前少有的高产画家,所以最后流传下来的作品相对其他画家要多上好几倍。”

“但即便如此,李元的作品平均价格在收藏界并不算很高,尤其是晚期的作品,十分为人诟病。”

薄言昭也跟着多解释了一句,“因为感情。李元早些年的作品虽然在技巧上有所欠缺,可他充满感情的笔触却更能让人共鸣。而他晚年的许多作品,虽然技巧已经登峰造极,但却缺乏情感。从艺术性上来说,反而不如他年轻时候的青涩之作。”

“那这么说就不值钱啊!可这幅画很贵。”拜金小丑指了指《沉阳》。

“因为这幅《沉阳》不同。你仔细看这两幅画里的景物。”

拜金小丑仔细对比,“是在同一个地点同一角度画的?”

时雀点头:“对!《日出》是李元的成名作。根据《大灾变艺术史》记载,李元的这幅画里,包含着强烈的希望感和对未来的期许感,所以刚一展出就引发了许多参观者的喜爱。甚至有自毁倾向的参观者,在看完画后,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拜金小丑有点不懂,他打量了这幅画好半天,吐槽了一句,“太夸张了吧!”

时雀也没反驳他,“这些都是记载里的内容,具体真假以后有机会看看原版就知道了。不过重点在后面,《日出》取得的成功成为了李元的跳板,而李元也的确因此扬名。但是他的画作有一个一直为人诟病的点,就是当时很多十分出名的艺术鉴赏家都认为李元的画画的技巧性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很差。甚至只比一些初出茅庐的青年画家要好一点。”

“而这个说法()?(),

3[()]3『来[头?文]??』()?(),

就愈演愈烈。而那时候的李元,也恰巧陷入了瓶颈期,很有没有新画作出现。”

“当时很多人觉得,李元就此落寞了。可谁也没能想到,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李元的情况下,李元在当年年底的国际艺术节里,展出了这幅新作《沉阳》。这幅画,和李元过去的风格截然相反,画作里没有半分情感,只有纯纯的技巧。”

“而且是炫技一样的技巧。所有看到这幅画的画家都会感觉到强烈的自愧不如感。也正是这幅《沉阳》,将李元岌岌可危的事业拯救了回来。”

“所有人都说,《沉阳》是李元沉淀之后,像当时的艺术鉴赏圈的复仇之作,也是李元对那些轻视他的人的打脸之作。所以,一样都是没有什么感情,单纯炫技的作品,《沉阳》的价格却比李元晚年的其他作品的价格高出几十倍。”

“懂了,和作品本身价格无关,因为作品背后的故事。”拜金小丑明白了,“但实际上,这些画就是两个人画的,难道当时的人就没有怀疑吗?”

“有的,可他们没有证据。这段历史我选修课听过。”薄言昭也多了些兴致,“据说当时有一个和李元关系十分不好的画家,专门找侦探去跟踪过李元,不是跟踪一天两天,而是跟踪了年。”

“这年里,李元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除了购买材料的时候才会出门,剩下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家里画画。”

“年如一日,所以后来那个对家虽然还是存疑,但不得不承认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