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麒麟送子图(1 / 2)

汴京小医娘 姒锦 1416 字 2个月前

入冬后,扬州府没有下雪,天却冷得出奇。
曹翊站在羡鱼桥上,看着厨房的炊烟,听着房里传来孩子的哭声,低头呵了呵气,呼出一团白雾。
杏圆打帘子出来,望一眼,心下免不了叹息。
“曹大人。”杏圆上前福了福身,“娘子请您荷亭稍坐,她马上就来。”
荷亭离羡鱼桥不远就在花厅外面,夏天观荷所用到了秋季,辛夷让人装上围板,添了炉火,冷是不冷,但辛夷在荷亭见他,分明有避闲之意。
曹翊微笑点头随杏圆过去,拾级而上。
辛夷考虑得周到,他没有什么不满,只是酸楚。
塘里干枯的荷叶弯着腰,卷曲在寒风凛冽的水面上,不见盛开时的生机,如一场送别的葬礼,一如曹翊此时的心境。
他想起汴京药坊的小院后,那一池的水莲,想昔日和辛夷坐在塘边饮茶说话,看她用铡刀将药材切成规则的一段一段,说是可以解压……
“曹大人。”辛夷带着桃玉款款而来,唇角略带笑意。
外面天冷,她身上系了个厚厚的织锦斗篷,领子有狐狸毛,看上去软绵绵的,衬得小脸白皙娇艳,脸上的笑也亲善温和。
曹翊起身拱手行礼,“郡王妃。”
辛夷还礼,在他对面入座,“曹大人找我何事?”
曹翊俊逸的脸上略带几分潮红,声有涩意。
“并无要事。曹某今日便要押囚返京,特来向郡王和郡王妃辞行。入府才知,郡王今早便因生曹某的气,出城去了。”
辛夷微微一笑,“九哥为抓高明楼很是费了些心机,眼下这个结果,生气在所难免,还请曹大人海涵。”
曹翊笑着摇摇头,“我与他自小相熟。他是什么性子,我自是明白。你且让他放心,到了京中,我会极力阻止大理带走高明楼……”
停顿一下,他眉头拧起。
“至少,也要让他吃些苦头才好。”
辛夷微微颔首,理了理微敞的斗篷,不对朝堂公务多说什么,只是打量曹翊的腿,询问道:
“冬日严寒,此去汴京路途遥远,曹大人的腿,无碍了吧?”
曹翊没有想到临行竟能得到她的一句关心,目光盈满笑意。
“得蒙娘子妙手相助,曹某已无大碍。”
辛夷:“那就好,那我谨祝曹大人,一路平安,顺利返京。”
“多谢!”
曹翊盯住她,视线仿佛越过了时光,在她面前的不是广陵郡王的妻室,而是与他情投意合的张小娘子……
这一细想,往事已过去多年。
“曹大人?”辛夷看他怔愣,微笑问:“还有事吗?”
曹翊回神,觉得脸热,慢慢地摇了摇头,尴尬地望向羡鱼桥。
“得闻那座桥为了令公子而更名,可曹某来扬州这么久,却是遗憾未见小公子一面,引以为憾……”
辛夷笑问:“曹大人是要给孩子发红包吗?”
曹翊猝不及防被问,愕然看她片刻,尴尬地从腰间解下玉佩双手捧上去。
“曹某愚昧,常来府上蹭饭,竟是忘了给小公子备礼,属实是疏忽了……”他低头看了看玉佩,“这个玉佩是我祖父挂帅出征南唐前,太祖爷亲手相赠,一直被我引为至宝。不知以此相赠,会不会唐突了小公子……”
辛夷:……
这么近的距离,她几乎能听到曹翊的心跳。
“曹大人有心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怕不是要折煞了羡鱼……他年纪尚小,担不起呀。”
辛夷没有去接玉佩,笑吟吟地道:“曹大人要是愿意,且以铜钱一枚,留给羡鱼压岁即可。过了年节,他跟着便要咿呀学语了,我会告诉他,这是曹伯伯的礼物,盼他天圆地方、无病无痛,岁岁平安。”
快要过年了!
又是一年过去了。
不知为何,一听这话,曹翊鼻子一酸,险些落泪。
“好。”
他慌不迭地掏出钱袋子,好不容易才从中找出一枚铜钱来,放到辛夷摊开的掌心,黑眸里满是潮湿的笑意。
“这一别,不知何时相见,郡王妃保重。”
辛夷笑了笑,朝他行礼。
同时,将一幅出门时准备好的“麒麟送子图”递上。
“我在九十一药铺里听那些老人说,在小儿满月当天画出人面麒麟图,盖上小儿手印,便可接福乞子。盼曹大人接福接运,早添贵子,光耀门楣。”
曹翊和吕氏成婚这么久,一直没有子女,这次曹翊来扬州,已是曹老夫人给的最后期限,吕氏再无所出,便要给他纳妾了。
这些事辛夷早已听说,也是心疼这对夫妻,“麒麟送子图”灵不灵没有关系,算是给当事人的一种心理安慰。她没有坏心思,一席话却听得曹翊胸膛起伏,气息不稳,血液里如有万马奔腾。
当初他不得已放弃和辛夷的感情,转头娶了吕氏,是为了光耀门楣,为了曹氏家族的利益,可娶妻至今没有一男半女,好似成了最大的讽刺……
“郡王妃有心了。”
曹翊将“麒麟送子图”慎重地塞入怀里。
“回京我便裱好挂上,接住你和郡王的大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