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哪怕他忘记了所有,在记得...)(2 / 7)

“这东西你从哪儿发现的?”陈美兰问。

这确实是她的档案,是她18岁进毛纺厂的时候,交到毛纺厂的。

“就在娘的牌位后面卡着呢。”阎卫说着,看看表说:“行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我还带着咱娘的牌位呢,拿回去让咱爸收着去。”

齐松露也说:“你们先照顾孩子,我估计今天车堵的厉害,我们得坐地铁去看开幕式,要早点去,不然不赶趟儿了。”

小旺起身去送人了。

圆圆看病房里没人,孩子吧唧着嘴巴,得起来给小宝宝喂奶。

陈美兰拿着信封到了阳台上,蓦然想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这份档案,本来是寄给熊大炮的,但是陈美兰和熊大炮没成,档案就回到了阎肇手里,按理,既然婚事作废,档案就该销毁的,可阎肇没有销毁,一直留着,应该是在一支队盖新房的时候,就放到一支队的家里头了吧。

估计他自己也早就忘记了吧。

否则的话这东西,他就应该交给她呀。

当年照一张相那么珍贵,陈美兰家穷,18岁之前没照过照片。

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呢。

真是万万没想到,将近三十年后,兜兜转转,照片又回到了她手中。

陈美兰掏出手机,准备给阎肇打个电话,但想想又算了。

当国家有奥运这种大型赛事,压力最大的就是公安系统了,整个公安系统,小到协警到交警再到片儿警,大到各个分局的局长,厅级,部级领导们,无一不是头上顶着正在沸腾的高压锅,忙的不可开交。

而阎肇,虽说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但在他们单位,还是年青人,小伙子。

而且他一直主管缉察,这种时候要各方协调,四处跑,就更忙了。

这段时间,阎肇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了,陈美兰也很有默契,除了圆圆生孩子那天,打电话给他报了个喜之外,就没有打电话干扰过他。

算了吧,不打扰他了,等他忙完,再跟他讲吧。

陈美兰收起档案,装进信封里,刚准备帮圆圆抱孩子去,手机一响,阎肇居然给她打电话了。

她于是接了起来。

电话里,阎肇说:“美兰,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刚刚去了趟特种兵部队,特别累,部长过来接班了,让我回家休息一下,你也赶紧回家,帮我做口饭,我得吃顿饭,再睡一觉。”

就算是任务中的一个截点又一个截点,开幕式是奥运会是特别重要的一环。

今天晚上,开幕式正式开始,阎肇他们的工作,就算阶段性的,能喘口气了。

陈美兰本来想问问,阎肇为啥不来看看小宝宝的。

犹豫了一下,又没问。

现在人们的手机都是有彩信功能的,发一条两块钱,宝宝刚出生,陈美兰就给阎肇拍了两张彩信发过去,阎肇给陈美兰回了一条:记得得一天多发几次,我要看。

于是每一天,陈美兰都要拍两张彩照给阎肇发过去。

他肯定也想第一时间来医院看看孩子,毕竟他于小女孩儿,比男孩儿偏爱多了,更何况这俩小宝宝还是他的大孙子呢。

但他提都不提来医院,只想睡觉,倒不是他一把年纪了还有啥坏想法,而是他确实累坏了,得好好休息一下。

阎肇有个毛病,陈美兰要不陪着,他就睡不踏实。

原来在国外的时候,说得最多的总是说自己晚上虽然睡了,但没休息好。

而回国后,在宾馆睡了一晚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折腾了半晚上,但大概是因为搂着陈美兰睡的,他神清气爽。

从那以后,阎肇要工作累了,就得搂着陈美兰睡一觉。

医院里有小旺和阎西山,尤其是阎西山,毕竟是闺女生孩子,从冲奶粉到洗尿布,给孩子拍嗝,学的比小旺好多了,就连护士都在夸,说从来没见过像他一样优秀的外公。

有他们照顾圆圆,陈美兰能放心,听阎肇语气里都透着疲惫,就赶紧回家了。

从301医院到家,距离不多远,走回去就行了。

下电梯的时候有俩女的跟陈美兰一起等电梯,其中一个个头高一点的,戴着帽子,墨镜,大口罩,大夏天的,穿一件长款大风衣,还特意把领子竖了起来。

她额头上有好几道抓痕,脸上也有明显的淤青,时不时的瞟陈美兰一眼,跟贼盯人似的,一脸警惕。

电梯开了,陈美兰进了电梯,她俩也进来了。

那女孩躲在另一个女孩身后,戴着墨镜,一直在悄悄打量陈美兰。

等下电梯时,她抢先一步,捂着肚子低着头,快速走了。

说来算巧,但其实也并非巧合。

那个戴墨镜,脸上有伤的女孩,陈美兰认识,她正是陈美兰上辈子的继女吕二妞,也是这辈子在华国扑腾了好多年,还算人人认识的女明星,吕菲。

不比上辈子有个有钱的老爹铺路,吕菲能星途璀璨,这辈子她虽然也整容了,有段时间还用踩挤,抵毁圆圆的方式小火了一把,但是后来她的星途并不顺利。

就算一种反噬吧,随着圆圆考上清华,全国上下,各大媒体闻风报道,夸圆圆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