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 66 章(1 / 3)

苏翎给范教授留了家里的电话,刚刚到家,教授电话就来了,问她明天有没有空,她当然有空。

出门的时候正在下雨,马路上车来车往,苏翎穿上雨披,骑着自行车往F大赶去。把车子停好,拿出篮子里的雨伞,把雨披放进篮子里,撑开了雨伞进入大学校门。梧桐树上的残叶随着风雨飘落。

按照约定的时间,进入办公室,和范教授一个办公室的老师让她坐一会儿,范教授知道她要来。范教授上完课过来叫他:“小苏,跟我来!”

苏翎跟着她一起下楼进入了教学楼,有几个学生等在那里。

“小苏,这是我的学生,我们一起聊聊,关于目前经济走向的话题?”

苏翎听他们在那里准备对内改革的课题,仔细观察跟教授一起的几个学生,鲜明的特征,张口闭口还是阶级斗争为纲,没办法这个年代能上大学,不就是思想品德过硬的人吗?但是思想的活跃度不如前世接触的一些初中高中生,上辈子的初高中生,尤其是大城市的那些孩子,眼界开阔,又是在国家兴盛起来的年代成长,所以想法非常多。但是这几位,就是老师说什么,他们跟着点头,除了政治上的红线之外,老师全是对的。这样讨论,能讨论出什么来?

面临巨大变革的时期,需要新的思路,新的想法。

范教授问苏翎:“小苏,你的看法?”

“最近我在想一件事,我生长的村庄,一起干集体活儿的时候,社员的积极性并不高,您想,我一直身体不好,不出工,最后就是工分少了,但是口粮不会少。而且工分里面有水分,容易造成不公平,导致大家出工不出力,所以我在想如果分田到户,分田到个人会不会好?”

“这就不是集体主义了。”

“前瞻性和实验性质更重要,事后总结可能是学校学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提出假设去验证不也是一个方式吗?老师下乡挨过饿吗?”

“当然!”

“那就解决饿的问题。”苏翎建议。“我们生产队的老队长是一个肯奉献,愿意带大家往前走的人。我们可以去下乡看看,秋粮马上收购完成了。在冬播小麦之前,兴许可

以试试。而且跟踪试点,可以多选几个地方,扩充样本量,让原本没有波澜的死水活起来。”

“小苏,其他地方我来选,如果你觉得那个生产队可以,你不是马上要回去了吗?你可不可以去做这个事情?”

苏翎点点头:“当然!”

中午,范教授带着苏翎一起去教师食堂吃饭。这个时候的大学食堂比她上学年代的食堂可差多了,好在价格便宜,花了范教授三毛菜票,一条面拖板鱼,一点青菜打底加上一份饭。跟着他端着饭菜一起坐下。

“让你去做这个事情,会不会影响你高考?如果有影响我可以提申请,你可以免试入学,不过可能手续繁琐,需要到秋季开学才行了。”

“应该不会。我高中内容大致已经过过一遍了!”

“这么有信心?”范老师问她,“这是第一次高考,F大又是名校,可不好考。”

“老范,带姑娘来吃饭啊?”一位中年戴眼镜的男人,在他们边上坐下,“不是你家敏敏啊!”

“我家敏敏要是有这个小姑娘的本事,我嘴巴都要笑歪了!”老范笑着说,“不出意外,她是我明年的学生。”

“哈!老范,现在可是要考的,已经不能推荐了。再说了推荐生,那也是要经过层层选拔的呦!”

老范对苏翎说:“这是数学系的王教授!”

“王教授好!”

老范想了一下说:“小苏,你说你高中都复习过了,看你的英语非常好,但是高考英语是选修。你说行,我不放心。这样,吃好饭,让王教授给你出几题数学,让我看看你的真实水平。”

苏翎点头说:“好啊!”

“老王,可以不?小姑娘的户口在Z省,在那里参加考试。目前我看来她的基础很不错,但是还是要测试一下,才放心。”

“可以啊!”

吃过饭,苏翎跟着两位教授去教室,另外一位教授看见了问:“老范,老王,干什么去呢?”

“老范要收个弟子,怕她高考不过,让我测试一下她的数学水平。”

“老范,你去申请一个名额不就行了?”

“申请的话,这一批就来不及了。要是小姑娘能考就考好了!”

“老秦,你也一起来。”王教授拉着这位一块儿过

来。

这是围观耍猴呢?一起进入教室,教室显得陈旧,在这样的中午,雨已经停了,外面的光线透过玻璃窗,有种光与影的交织感。

王教授问苏翎:“按照高中课本范围?”

“超纲一些也没关系。”苏翎说。

“小姑娘,不要说大话。”

苏翎摇头:“我心里有数。”

听她这么说,王教授觉得小姑娘可能心高气傲,不过能被老范看上的估计也不会太差,那就不要用基础题了,往比较难的来,她说超纲没关系,那他就自由发挥了。

“可以吗?”王教授问她。

还没等苏翎上去答题,边上秦教授已经在说了:“